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智慧港口:从自动化到生态化,一场港口革命的全球范式

2025-07-05 14:06500

在渤海湾的晨曦中,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岸桥以厘米级精度抓取集装箱,数十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穿梭于堆场,其轨迹在“津鸿”数字孪生系统的屏幕上汇成流动的光带;而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无人驾驶集卡车队在混线工况下精准完成装卸作业,单日处理量突破4.5万标箱;与此同时,山东济宁龙拱港的“铁水联运”系统正将山西煤炭高效运往长三角,内河港口的智慧化转型同样势如破竹……从沿海巨擘到内河枢纽,中国智慧港口正以技术创新为笔,重新定义全球航运业的未来。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赋能”


中国智慧港口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技术驱动的进化史。200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全自动集装箱空箱堆场系统在厦门港投入运营,标志着智慧港口萌芽期的到来;2015年,厦门远海码头建成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从“设备自动化”到“系统智能化”的跨越;2021年,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以氢燃料电池ART和数字孪生技术重新定义绿色港口标准;2023年,宁波舟山港梅东码头成为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集卡车队规模突破102台,作业效率达每小时4.5标箱,超越人工水平。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中国方案”对全球港口痛点的精准破解。飞步科技为宁波舟山港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桥吊抓放误差小于5厘米,即使在混线作业场景下,仍能保持99.9%的感知召回率;天津港自主研发的JTOS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支撑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吞吐量持续攀升,作业效率较传统码头提升15%。这些创新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通过“7×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港口运营效率推向新高度。


从“功能堆砌”到“价值共生”


智慧港口的建设,正从单一技术升级转向全产业链生态重构。天津港的转型堪称典范:其通过“公转铁”“散改集”政策,将煤炭运输100%转为铁路进港,铁矿石铁路运输占比超70%,年减少柴油车运输200万车次,降低碳排放12万吨;同时,建成全国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实现139个监测点环保指标全覆盖实时监测,将环境数据与作业调度深度联动。这种“绿色+智慧”的双轮驱动,使天津港成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认证港口。


区域协同与产业融合则是另一大趋势。龙拱港通过“铁水联运”贯通京杭大运河与新菏兖日铁路,构建起“运河—铁路—海运”三位一体运输体系,使内陆城市济宁成为“出海口”;其与安居煤矿的“矿港联动”模式,通过共享行政资源、整合物流链条,推动产业蝶变,带动周边百余家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此外,天津港与上港集团、广州港集团等推出的“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实现1.5万吨级船舶3天高频次快航,与陆运相比单箱费用降低65%,重塑了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格局。


从“中国实践”到“全球标杆”


中国智慧港口的崛起,正为全球航运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宁波舟山港的无人驾驶技术已输出至南通港、吕四港等,其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平台支持日均千万级车货匹配计算,成为内河港口智能化改造的“标准模板”;天津港的JTOS系统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全港码头切换,其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港口突破技术封锁提供了新思路;而龙拱港作为全国内河首个全流程无人化港口,其“铁水联运+海关监管+精益管理”的三位一体模式,已被越南、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纳入改造参考。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中国沿海智慧港口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内河智慧港口占比达35.8%,形成“沿海引领、内河追赶”的协同发展格局。全球前50大港口中,中国占据29席,其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列全球第一、第三,智慧化改造贡献率超过40%。


从“港口运营”到“生态赋能”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智慧港口正迈向更高阶段。天津港计划推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CV产品化,实现集装箱安全生产管理的AI预判;龙拱港加速攻关无人驾驶技术,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全链条智慧化;而宁波舟山港与飞步科技的合作已拓展至多式联运无人运输网络,未来将覆盖海港、内河港与铁路枢纽的无缝衔接。


正如交通运输部专家所言:“智慧港口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由数据驱动、生态共生的价值网络。”从渤海之滨到长江之畔,从自动化岸桥到数字孪生系统,中国港口正以科技创新为桨,在全球化浪潮中破浪前行,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贡献“中国答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金融科技赋能“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合作新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金融科技正逐渐演变为一股深刻的变革力量,有望重塑伙伴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贸易便利

0评论2025-07-0524

链博传奇 | 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

0评论2025-07-0519

高盛亚洲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中国资产在海外市场机遇多,高盛推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居投行首位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表示,中国资产在海外市场充满机遇,长线基金参与中国境外IPO项目热情高涨。自2024

0评论2025-07-0535

麻省理工推出自主科学发现模型SPARKS,揭示两条蛋白质设计新规则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Markus J。 Buehler和Alireza Ghafarollahi推出自主科学发现模型SPARKS,它能独立完成从假设生成到

0评论2025-07-0524

腾讯元器宣布接入微信支付MCP,打通智能体商业化“最后一公里”
7月3日,腾讯元器宣布正式接入微信支付MCP,这一举措打通了智能体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凭借腾讯生态优势连接能力,开发者能

0评论2025-07-0517

分析师力挺特斯拉,称中国市场增长再现,自动驾驶具优势,但特斯拉仍面临交付疲软与高层纷争困境
在特斯拉CEO马斯克与特朗普爆发“口水仗”,汽车交付疲软,欧洲市场销量下滑的困境下,美国投行Wedbush知名分析师Dan Ives力挺特

0评论2025-07-0519

中国央行7月4日公开市场净回笼4919亿元,本周净回笼13753亿元
2025年7月4日,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340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维持1.40%不变,当日净回笼4919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同样

0评论2025-07-0526

昆明理工大学团队全球首例构建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为再生医学开辟新路径
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牛昱宇、代绍兴、季维智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例成功构建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相关成果发

0评论2025-07-0418

谷歌副总裁:东南亚正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
谷歌副总裁Sapna Chadha近日指出,东南亚正逐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该地区围绕人工智能伦理积极制定框

0评论2025-07-0422

曦望Sunrise完成近10亿元融资,开启国产GPU差异化发展之路
近日,杭州曦望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曦望Sunrise)宣布完成近10亿元融资,投资方阵容强大。这家2024年底从商汤分拆独立的企业

0评论2025-0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