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模型竞赛步入第三年,DeepSeek带来的中国模式备受瞩目。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在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专访时,不仅分享了各国企业家对这一方案的积极反馈,还对未来AI大模型的竞争赛道做出关键预测,引发行业关注。
DeepSeek带来的中国模式及国际反响
2025年,大模型竞赛进入第三个年头,DeepSeek的出现为AI大模型带来了中国模式。其突破性不仅体现在算法和工程创新上,还开创性地采用MIT开源协议,允许开发者免费使用、修改和商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在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专访时提到:“在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各国的企业家都对这一中国方案振奋不已,特别是缺乏算力资源的中小企业都能获取顶尖AI能力。”
张亚勤预测未来大模型竞争赛道
张亚勤预测,未来大模型竞争将聚焦“模型性能 + 生态”双赛道。他指出,DeepSeek未来最重要的是建立生态。目前模型之间互相替代容易,还未形成粘性,即未建立起生态。所以未来大模型之争,一方面要把模型做好,另一方面一定要把生态做起来。商业模式上,DeepSeek采用开源且最灵活的MIT许可协议,开发者可用其权重、代码且无需缴费,之后可通过API、token或开发新应用等方式获得商业收获 。
张亚勤谈中国AI应用前景
张亚勤认为,目前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中美差距不大,都处于布局阶段。在To B领域如机器人布局上,中国可能比美国更超前。他预测,5年后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AI应用国家。因为人工智能时代依赖移动互联所建立的生态,而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产业强大,当人工智能触及这些领域,体量自然比其他国家大。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