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装备强势崛起!多项机械设备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近日,我国机械设备领域喜讯频传,多个关键装备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部分性能指标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彰显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在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深水机械手、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国产大型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相继取得成果。自主研发的深水油气行业无人遥控潜水器七功能机械手,在珠江口盆地项目完成首次应用,这是我国深海装备领域的重大里程碑。该机械手自重仅60公斤,较国际同类产品减重35%,全臂展最大负载能力却达125公斤,项目突破3项核心技术,累计申请专利21项,创新性攻克串联机械臂油道内置难点,极大减少油管膨胀收缩变形导致的运动延迟,在复杂海况下的操作灵敏度远超传统机械手。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并发运。该转轮由21个精密水斗构成,外径达6.23米、整轮高度1.34米、重量约80吨,核心部件轮毂锻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其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均实现行业突破性提升。
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之一的广东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在江苏常州通过工厂试验并正式下线。该励磁系统容量达到常规定速抽蓄机组的10倍以上,可完全满足变速抽蓄机组运行的控制精度和输出能力,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变速抽蓄机组正式拥有了“超强新肺” 。
在隧道工程装备方面,方大集团北方重工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硬岩深竖井扩孔式掘进机顺利下线。传统竖井掘进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风险,而这款掘进机采用下出渣方式,先通过中心钻头钻出先导孔,再利用扩孔刀具逐步扩大孔径,掘进速度是传统方式的5倍以上,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隧道建设成本。它还配备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操作人员能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精准调整施工参数,极大提升施工安全性,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风险。
在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领域,也迎来了重大突破。7月9日,全球最大22米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线交付,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超重载环形锻件装备核心零部件领域空白。辗环机是大型环形件制造核心装备,此次需配套的辗环机最大辗环直径22米,最大轧制力3552吨 ,其轴承尺寸、重量超过行业以往生产极限,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洛轴集团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组建攻关团队,协同攻坚。下线的轴承采用半片式保持架、分体式滚道等全新结构,突破尺寸增大带来的技术壁垒;生产轴承用的新材料具备超强抗重载与抗变形能力,可承受极端工况下的巨大轧制力和冲击载荷;特别优化的热处理技术赋予轴承卓越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超长寿命,多重优势协同保障辗环机核心装备稳定运行,降低客户运维成本。同时,攻关团队创新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使轴承几何精度、旋转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高端轴承的技术垄断 。
这些机械设备的技术突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随着越来越多关键技术的攻克,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未来也必将在更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