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知名编程器Cursor对中国地区IP实施模型访问限制,主要影响Claude系列模型调用。这一举措促使大量中国开发者寻求替代方案,国产大模型Kimi K2迎来发展契机,调用量大幅上升,日调用量峰值超100亿token,与马斯克旗下Grok 4共同位列增长榜前两位,其成本优势与垂直领域性能优势凸显。
Cursor限制中国区Claude模型访问
根据开发者实测及Cursor官方7月16日更新通知,Cursor已对中国地区IP实施模型访问限制,主要影响Claude系列模型调用。被限制用户在使用时会收到“Model not available”提示,官方说明称“部分模型在您所在地区不可用”。目前中国开发者若需继续使用受限模型,需通过技术手段如海外代理,或切换至其他可用模型选项如Auto模式。
Kimi K2调用量因限制显著上升
受Cursor限制中国区Claude模型访问事件影响,国产大模型Kimi K2调用量近期显著上升。第三方API平台OpenRouter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统计周期内,其日调用量峰值超过100亿token,与马斯克旗下Grok 4共同位列平台增长榜前两位。
Kimi K2的竞争优势
Kimi K2的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成本优势,其API定价(输入¥4/百万token,输出¥16/百万token)按公开报价计算,约为Claude中型模型Sonnet的1/5、大型模型Opus的1/25。二是在垂直领域性能上,根据SWE Bench等专业测试,其在代码生成任务表现超越部分国际同级模型,如DeepSeek-V3。此外,Kimi K2于7月11日晚正式发布并同步开源,是一款具备更强代码能力、更擅长通用Agent任务的MoE架构基础模型,其API服务支持最长128K上下文,计费方案为4元/百万“输入”tokens,16元/百万“输出”tokens,兼容OpenAI和Anthropic两种API格式。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