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硅谷AI人才争夺战呈现白热化态势,OpenAI、meta和Anthropic等科技巨头纷纷下场争抢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OpenAI CEO奥尔特曼直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遇“最激烈的人才市场”,并表示不必局限于少数知名人物。与此同时,各公司为留住人才也各出奇招,人才自身也有诸多考量。
巨头争抢人才,奥尔特曼发表见解
据《商业内幕》8月9日报道,过去几个月,OpenAI、meta和Anthropic等科技巨头在硅谷的AI人才争夺战中纷纷出手,目标锁定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OpenAI CEO奥尔特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激烈的人才市场”。前一天,OpenAI刚推出旗舰模型的最新版本GPT - 5。不过,奥尔特曼认为,不必把战场局限在少数知名人物上。他说:“可用的人才远比想象中多。虽然有公司专盯几个闪亮的名字,但实际上我们能找到成千上万的人,而全球可能有数十万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
meta重金挖角,OpenAI应对举措
meta近期高调组建Superintelligence Labs,并向至少10位OpenAI研究员开出四年总额最高达3亿美元(现汇率约合21.56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并提供丰厚的签约奖金吸引他们跳槽,不少顶尖AI创业公司的研究员年薪可达六位数中段。为应对meta挖角,Hyperbolic AI CEO金雨辰8月7日在X平台称,他在OpenAI任职的朋友透露,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刚刚宣布在2年内为每名员工提供15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1077.9万元人民币)奖金。金雨辰还认为,这次OpenAI发奖金可称为“扎克伯格挖角效应”。
人才的考量与选择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部分人才有着自己的坚持。据智东西8月4日消息,与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联合创办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安德鲁·塔洛克,拒绝了扎克伯格可能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2亿元)的薪酬。此外,知情人士透露,拒绝meta挖角的OpenAI研究人员主要基于三重考量:坚信OpenAI最接近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偏好小公司工作环境,以及不愿自身研究成果最终服务于广告驱动的产品体系。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