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在产业标准制定上取得重要进展,地方积极布局,厂商新品密集发布且聚焦具身大模型研发,人形机器人更在多个场景开启小规模应用验证,正从泛化走向复杂、从商业迈向工业领域,产业发展迎来关键阶段。
产业标准完善,地方积极布局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制定上成果显著。4月,中国电子学会组织120余家单位编制完成《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V1.0版)》,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等五个方面,旨在规范技术路径、促进产业化及应用场景落地。5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多方制定并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定义了从L1到L5的五个智能化等级,构建“四维五级”评价框架,为智能化能力提供统一标准与发展指引。这一系列标准标志着中国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有望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同时,地方也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与落地。无锡、宁波、武汉等城市发布三年行动方案,山东、浙江等省份及苏州、上海等城市提出支持政策,涵盖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创新、落地应用等方面,已从规划步入实施阶段,将吸引更多资源流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新品密集发布,聚焦具身大模型
2025年Q2各厂商积极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其产品形态多样,足部、下肢类型丰富,有双足、双轮、升降设计等;多部署自研运动控制系统;发展定位分垂直化与通用场景解决方案,工业场景产品注重自由度与承载能力,商业服务场景产品关注续航、自动充电与交互能力,且产品正朝开源发展。从投融资看,人形机器人仍处发展初期,但Q2投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较Q1明显上涨,大额融资集中于整机制造、技术研发等领域。在具身大模型方面,随着大模型发展等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发力,2025年Q2整机厂研发更进一步,VLA大模型数量爆发式增长,通用具身大模型、垂直大模型以及具身智能全链路开发平台成为主要发展方向,Q3、Q4将迎来具身大模型下场应用验证。
多场景落地应用,开启验证新阶段
2025年Q2人形机器人在多个场景小规模落地进行应用验证。工业场景中,智平方AlphaBot 2(爱宝)将进驻东风柳汽汽车工厂执行多项智能化作业;美的人形机器人进入荆州洗衣机工厂,“美罗”已在部分任务调试中取得成果并融入生产系统;优必选Walker S1下线,首批20台将进入东风柳汽工厂;英伟达与富士康洽谈在休斯顿AI服务器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制造GB300 AI服务器。服务与消费场景里,宇树人形机器人G1进入“交个朋友”直播间带货,5分钟销售额达128万元;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登陆京东“618”,相关销售额大幅增长。此外,在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双足人形机器人参赛挑战自主运动能力极限,“天工Ultra”夺冠。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