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中鲁迅夹烟墙画引发争议,有游客投诉称其可能误导青少年并存在引导室外聚集抽烟的风险,建议更换造型。对此,8月25日,鲁迅纪念馆、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及相关专家纷纷作出回应,认为对该墙画的争议反应过度。
墙画遭投诉,争议引关注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夹烟的网红打卡墙,部分游客会在此处拍“给先生点支烟”的打卡照。游客孙女士作为控烟志愿者,于8月2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并向“浙里办”投诉,称该墙画的原画是鲁迅在家中抽烟,去掉背景后有引导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右手握拳的画面。此事随后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
纪念馆回应:重视反馈,讨论方案
8月25日,经视直播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回应称,馆方高度重视公众反馈,正在讨论处理方案,后续将统一发布官方通知,并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与包容。潇湘晨报记者拨打鲁迅故里景区了解到,此前馆方回复的“正在处理”,指的是处理投诉,并非处理墙面,目前也没有接到通知要修改墙画。
研究会发声:生活化形象真实,反对炒作
同日,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作出回应,明确反对借此形象进行网络炒作。其秘书长卓光平强调,该墙画呈现的是“生活化的鲁迅”,大众广泛认同和喜爱这一形象。他指出不应将鲁迅过度神圣化、战士化,此墙画展现了鲁迅贴近普通人的真实一面,更显亲切。针对“夹烟”行为,卓光平阐释其思想内涵,称抽烟与沉思、思考相关,能体现鲁迅作为思想家的深度,应更关注其思想价值。关于墙画是否保留,卓光平强调其已有数十年历史,是绍兴鲁迅故里标志性场景与游客参观留念重要地点,承载几代人共同记忆,拆除既不尊重历史也不包容艺术作品。
专家观点:还原历史真实,不应过度反应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表示,这一争议涉及如何真实呈现历史。他指出鲁迅先生吸烟形象广泛存在于历史照片中,墙画只是如实还原其生活状态,将其与“误导青少年”相联系属于反应过度。尚重生强调,青少年不会因一幅历史人物画像就改变对吸烟有害的科学认知,鲁迅作为文学家和文化名人,其形象不应和容易引发模仿的娱乐明星等同看待,尊重历史真实比刻意修改更为重要。此外,绍兴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称,8月25日上午收到各地电话,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历史客观现实与旅游名片,不应因一人投诉盲目决策,文旅局会在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作出决策。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