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汽配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建立全球研发网络和营销体系

   2025-05-08 20
核心提示:中国汽配企业加速出海,构建全球发展新格局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与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配企业正加快国际

中国汽配企业加速出海,构建全球发展新格局

 

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与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配企业正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先进企业携手合作,全力构建全球研发网络和营销体系,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

 

中国汽配企业出口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出口额超千亿美元,连续5年快速增长,出口规模实现翻倍 。出口产品品类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轮胎、车灯,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铝合金轮毂,再到智能驾驶领域的AI诊断智能悬挂系统、支持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新能源车用零部件领域市场份额更是超60% 。在市场布局上,已成功打入北美、欧洲、东南亚等主流市场。墨西哥市场,中国零件到货即被抢购一空,当地华人汽配仓老板直言销售火爆程度堪比iPhone发售 ;欧洲市场,德国与英国因平均车龄超10年,汽车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中国卖家在eBay英国站的头灯总成销售同比增长近20倍,德国站充电桩设备销售同比增长60% 。

 

为贴近市场、降低成本,众多企业开启海外建厂模式。宁波拓普集团在墨西哥蒙特雷建厂,车间距离特斯拉超级工厂仅3公里,成功拿下Model 3全车底盘订单 ;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HI - LEX集团、日本东工KOSEN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重庆利时德控制拉索系统有限公司”,与日本矢崎总业等共同出资组建“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借助日资背景开拓市场,成为一汽大众、奥迪等配套供应商 。同时,不少企业加大海外仓建设投入,常州闻琪车辆部件厂在美国东部扩建约6000平方米海外仓,计划在美国南部再建新仓,以降低尾程成本,提高运送时效 。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在技术研发上,中国汽配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优势互补。如国轩高科与欧洲企业合作,共同发展汽车电池技术,发挥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优势,结合欧洲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的经验,推动汽车配件行业电池技术的进步 。在市场拓展方面,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与德国博世、美国雷米等公司合作,借助国际先进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将产品推向全球 。一些企业还通过并购国际知名汽配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资源,中鼎股份收购德国KACO、美国ACUSHNET、法国SIC、意大利COG等国际知名密封件企业,快速布局海外市场,客户覆盖博世、大陆集团、大众等全球知名企业 。

 

全球研发与营销体系逐步构建

 

在全球研发网络建设上,万向集团在美国、德国、英国、墨西哥等地设有研发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均胜电子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发展迅速,通过并购进入高端汽车电子和汽车安全系统领域,与博世、大陆等全球巨头竞争,不断强化研发实力 。在营销体系方面,企业多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如慕尼黑汽配展、SEMA展、上海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等,每年参加国际展会超300场,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与全球买家直接交流 。另一方面,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eBay平台上中国卖家的汽摩配销售规模呈现两位数增长,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入驻,通过线上平台接触全球消费者 ;广州鸿运汽配城众多商家依托阿里国际站,年销售额大幅增长,陈亮的公司年销售额从2020年的一千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一点七亿元 。此外,企业还通过建立独立品牌官网、运营社交媒体(Facebook、TikTok、linkedIn)等方式,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

 

尽管中国汽配企业国际化发展成绩斐然,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美国“实体清单”扩围、欧盟“反补贴突击”、汇率波动等 。未来,中国汽配企业需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汽配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