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私募基金行业监管,各地证监局对130余家私募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开出180张罚单。处罚事由涉及私募展业多个环节,多地证监局采取“双罚制”。业内人士认为,严监管态势将持续,私募机构需提升竞争力、合规展业。
私募展业多环节问题致被罚
今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开具的180张私募罚单,处罚事由涵盖私募机构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多个环节。在募集和销售方面,存在基金销售人员、销售流程及销售对象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如委托无资格单位或个人募资、向非合格投资者募资,销售中承诺保本保收益、夸大宣传等。管理过程中,部分私募机构有不按合同投资运作、让渡投资管理权限、侵占挪用基金财产,以及聘用的基金经理资质不足等行为。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未按合同向投资者定期披露净值等信息,以及未及时向中基协更新登记信息等问题。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私募投资具有较高专业性和复杂性,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依赖于充分且准确的信息,若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及时,投资者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做出错误决策,遭受财产损失。规范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此外,还有私募机构因内部治理不完善,如未建立有效档案管理机制、关联交易制度等问题被处罚。
“双罚制”增强监管威慑力
证监局对违规私募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措施。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崔波表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达19832家,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20.27万亿元,行业体量庞大。监管部门加大对私募基金行业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仅能够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多地证监局采取“双罚制”,例如海南汇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等因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违规行为,均被海南证监局予以公开谴责,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崔波认为,“双罚制”穿透到个人,提高个人违规成本,增强监管威慑力,推动私募机构完善内部治理,肃清行业乱象。
私募机构应提升竞争力
随着私募基金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私募机构需提升自身竞争力。崔波称:“严监管态势下私募基金行业会“去伪存真”,私募机构要做可以长期留在市场上的机构。”付建认为,私募机构应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并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崔波还表示,私募机构要秉承合规经营理念,从被动接受合规到主动拥抱合规,提高投资硬实力,借助AI等工具提高整体运作效能。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