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里巴巴宣布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码500亿元用于服务业消费撬动内需。对此,新华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专访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徐宏表示,这两笔投资彰显了阿里巴巴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代表着其看好的两个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他还分享了阿里巴巴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诸多见解。
巨额投资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今年2月,阿里宣布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近期又加码500亿元。徐宏称,这两笔投资金额在阿里巴巴历史上以及中国民营企业中都前所未有的。今年2月民营经济座谈会后,阿里深受鼓舞,做出一系列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的决策。如此大规模投资,源于对中国市场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
两大投资代表阿里看好的未来方向
徐宏提到,这两笔投资代表阿里相信的两个方向,也是未来驱动阿里巴巴的两个轮子。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设施,500亿元用于撬动内需。他认为,人工智能是巨大机遇,将重塑各行各业,中国在这场变革中会是引领者,一方面中国大模型领域发展快,另一方面拥有庞大市场,AI应用创新空间无限。同时,中国内需市场中服务业数字化程度低,发展空间巨大,投入500亿元有望撬动十万亿以上规模的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
阿里眼中人工智能各环节的关系
徐宏表示,支撑各行各业AI创新的技术平台,其基础设施投入庞大且需稳定持续。目前阿里3800亿元投资主要集中在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和AI技术等领域,并将持续推进。他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比作创新基石,通义千问大模型研发比作创新发动机。通义千问在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发布新版本,此前“千问3”结合深度与常规思考,降低算力消耗。通义从第一天就开源,全球下载量超4亿次,衍生模型突破14万,成为全球最大开源模型之一。
人工智能呵护人间烟火与拉动消费的方式
徐宏认为,科技发展应呵护人间烟火,技术应致力于通过算法让商家与消费者精准匹配,发掘优质服务,让消费者放心。过去淘宝将制造业搬到平台,未来阿里看好把服务业搬到平台,用技术、市场和平台力量推动服务供给与消费发展。服务业数字化程度低,如餐饮业数字化程度仅20% ,这是巨大增长空间。
阿里对人工智能挑战与改变的看法
徐宏指出,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就是机会,创新既能应对挑战也能抓住机会。工业时代,标准化工作易被机器取代,但人的体验和感受难以替代。未来,部分服务业或可脱离制造业,而制造业离开服务业可能难以生存,其竞争力在于制造背后的体验、感受与服务能力。阿里作为科技企业,致力于算法进化,推动社会进步,关注用算法解决问题,秉持“科技不仅要星辰大海,更要呵护人间烟火”的理念。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