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控企业破局指南:以三大行动锚定竞争优势
在2025年行业变革浪潮中,电气工控企业需以“跟趋势、强创新、拓市场”为核心,通过精准行动构建护城河,方能在竞争中突围。
1. 锚定技术创新,筑牢核心壁垒
技术创新是企业突围的根本动力。企业需聚焦AI、边缘计算、低碳技术三大方向,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15%以上,重点突破智能算法、高可靠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例如,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加速AI预测性维护算法的场景化落地,或研发适配国产芯片的PLC/DCS系统,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技术跨越,通过技术差异化建立竞争优势。
2. 深化国产化替代,抢占政策红利
紧抓政策机遇,推动国产化替代从“单点突破”向“全链条覆盖”升级。一方面,针对《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政策要求,研发符合关键行业(如能源、军工)标准的产品,争取进入政府采购名录;另一方面,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国产化生态,比如与国产芯片厂商合作优化硬件适配,与工业软件企业共建兼容平台,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同时通过“性价比+定制化服务”,逐步替代中低端市场的外资产品。
3. 布局全球市场,拓展增长空间
以新兴市场为切入点,实现全球化布局的“稳扎稳打”。优先聚焦东南亚、拉美等工业需求旺盛的地区,通过建立本地化子公司或与当地代理商合作,提供“产品+运维”一体化服务,解决海外客户的售后顾虑;同时,针对欧美高端市场,可通过技术认证(如CE、UL认证)和参与国际展会,展示国产设备的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逐步打破欧美巨头垄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国际品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