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住在美国南加州的劳伦斯·克莱因向圣地亚哥高等法院提起诉讼,反对微软计划于2025年10月14日停止对Windows 10的支持,指控其强迫用户购买新设备,这一诉讼引发广泛关注,案件结果及对微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用户起诉缘由
据Courthouse News Service等报道,劳伦斯·克莱因拥有两台Windows 10笔记本电脑,10月14日后这些设备将无法获得支持。他声称,微软停止支持Windows 10,是为了“强迫客户购买能够运行微软生成式人工智能(AI)软件套件(如默认与Windows 11捆绑的Copilot)的新设备”。
升级面临的阻碍
从Windows 10升级到Windows 11虽是免费的,但数百万台设备因缺少可信平台模块2.0(TPM 2.0)而无法进行升级。微软表示,TPM 2.0是未来所有Windows版本的强制性要求,未安装该模块的设备不符合升级资格。虽用户可通过某些方法绕过这一要求,但设备会失去官方支持,遇到问题难以获得微软技术支持。
ESU计划的局限
个人用户可一次性支付30美元(现汇率约合215.6元人民币),通过扩展安全更新(ESU)计划将Windows 10的支持期限延长一年,但需一个微软账户。而创建微软账户以登录Windows 11的要求,正是部分Windows 10用户拒绝升级的原因之一,所以ESU计划对这些用户可能不可行。
用户诉求与案件展望
克莱因要求法院强制微软在Windows 10的市场份额降至所有Windows用户的10%以下之前,继续免费支持该系统。若法院支持他的诉求,将给微软带来额外成本,并可能延缓Windows 11的普及。目前距离微软停止支持Windows 10仅剩几个月时间,不太可能在之前看到此案结果,且微软很可能利用资金和律师团队将诉讼打到最高法院。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