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农业发展新观察:稳根基,塑竞争力,绘就产业新篇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与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2025年我国农业正以稳定性为基石、以竞争力为导向,在产业变革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从稳固粮食安全底线到提升科技赋能水平,从优化产业结构到拓展国际市场,农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彰显出在复杂环境中谋突破、求发展的决心与实力。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稳产量保供应
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我国持续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东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黑土地保护政策加持下,粮食产能稳步提高。黑龙江省通过推广“田长制”,将黑土地保护责任压实到个人,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同时,智慧农业技术在粮食种植领域广泛应用,无人机巡田、智能灌溉系统等实现了精准农事操作。在河南,利用卫星遥感与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小麦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灌溉、施肥方案,小麦单产同比增长8%,保障了全国口粮稳定供应,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提效率增品质
科技正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5%,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在农业生产中落地生根。在蔬菜种植领域,无土栽培技术突破了传统土壤种植的限制,在海南的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通过水培、气雾培等方式,实现了蔬菜全年不间断供应,且农药残留近乎为零,品质远超普通蔬菜。农业机器人也逐渐走进田间地头,在新疆的棉花采摘季,大型采棉机器人精准作业,采摘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产业融合激发活力,拓链条延价值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各地因地制宜,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以山东烟台苹果产业为例,不仅在种植环节引入先进技术提升苹果品质,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苹果汁、苹果脆片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同时,借助乡村旅游热潮,开发苹果采摘、苹果文化体验等项目,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生产向“生产+加工+旅游”全产业链发展。2025年上半年,烟台苹果全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15%,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产业融合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引擎。
绿色发展引领潮流,优生态促持续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在浙江安吉,茶叶种植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利用害虫天敌、太阳能诱虫灯等物理、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40%以上,生产出的安吉白茶品质优良,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在市场上价格更高、更受欢迎。此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江苏某大型养殖场通过建设沼气池、有机肥加工厂,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清洁能源与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合作拓展市场,借外力强自身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出口,凭借品质优势,我国的优质大米、特色水果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2%。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在种业领域,与国际种业巨头开展合作,学习先进育种技术,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汲取养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2025年,我国农业在稳定性与竞争力双轮驱动下,正稳步迈向农业强国目标。未来,随着科技持续创新、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以及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