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电气化产业作为推动能源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正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成为各个领域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交通领域的电动化革命,到工业生产的电气化升级,再到民生与基础设施的全面电气化,电气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交通电气化领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在国内,转型进程不断提速。今年6月,电动重卡的新增销量成功超越LNG重卡,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打破了行业的传统格局,更标志着交通电气化已对柴油市场产生了重大冲击。据睿咨得能源原油市场研究总监叶霖预测,电动重卡的快速发展,将在今年替代15.3万桶/天的柴油需求。在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愈发显著,燃油乘用车销量预计同比下降约14%;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在短途运输中崭露头角,LNG在长途运输中占据一席之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稳步提升,燃油商用车销量预计同比下降约5%,传统燃油车保有量的增长已趋近尾声。面对终端电气化的冲击,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积极布局,加强“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加快拓展终端加气和充换电网络,如中国石化今年5月入股宁德时代,并计划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展现出能源巨头在电气化浪潮下的战略转型决心。
公路电气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公路电气化适配基地项目在贵安新区启动建设,该项目创新性地将轨道交通技术与新能源车辆发展优势相结合,在既有高速公路上架设1500V接触线轨,采用电动直驱重卡,并借助大数据模型实现电、线、路、车、货、人、费的全息运维,极大地优化了物流运输方式,兼具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公路运输的电气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范例。
铁路电气化同样成就斐然。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超12万公里,电化率高达75.8%。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于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拉开了铁路现代化的序幕。如今,工程师们正全力研制时速400公里的牵引供电系统,为CR450动车组的商业运营做准备。电气化铁路相比非电气化铁路,动力更强、速度更快、更加环保。我国在电气化铁路技术上不断突破,自主研发出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接触线,导电率提升20%,还成功打破了国外恒张力放线车的垄断。在数智化应用方面,高速铁路4C视觉智能分析系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铁路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等广泛应用,建成智慧运维大数据平台,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延长了设备大修期和零部件寿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今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发的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上线,这是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首个实现“智能诊断—自主决策—精准作业”全链条闭环的智能运维设施。该平台以机器人群组为核心,融合多项关键技术,构建智能检修体系,具有智能诊断精准化、自主作业少人化、安全管控智能化等特点,典型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替代40%人工运维量,安全事故风险降低90%,已完成12次接触网检修作业,单次作业效率提升1倍,检修合格率达100% ,为铁路电气化的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工业领域,尽管目前部分生产环节难以实现电气化,预计到2060年工业领域电气化率只能达到50%左右,但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电锅炉、建材电窑炉、冶金电炉等主流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持续扩大。2022年我国工业用电量5.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工业电气化率超过26%。工业电气化与氢能使用已成为制造业全面升级的重要方向,在钢铁、化工等高耗能工业中使用氢或电,能够减少17%化石能源的使用,有效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民生与基础设施领域的电气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积极助力环“两山”引领区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已打造36个精品新时代电气化村,年底将累计打造2个新时代电气化镇、60个电气化村。通过优化杆线布局、实施电网低压配电透明化改造、防雷改造、运用无人机巡线等措施,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有力地助力了当地茶业的升级发展。同时,该公司还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乡村末梢延伸,建成多个充电站和充电桩,为乡村地区的电气化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对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年,在“两新”政策等作用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4个行业用电量增速超过10%,汽车制造业中的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预计“十五五”期间,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以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增幅持续提升,到2030年达到34%左右,电气化水平稳居全球前列。
在国际上,欧盟委员会就欧盟电气化行动计划和欧盟供暖和制冷战略启动公众咨询,旨在通过解决工业、运输和建筑等部门的障碍,提高电力和化石燃料之间的价格比,加快欧盟的电气化进程,目标是到2030年最终能源消费中电力的比例为32% - 33% ,展现出欧盟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
电气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电气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部分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成本控制压力较大、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等。未来,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推动电气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电气化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