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在巴西市场遭遇专利诉讼风波。日本公司IP Bridge指控其侵犯4G通信技术专利,巴西里约法院裁决比亚迪需限期停止使用相关技术并提交整改措施,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与此同时,德国和欧洲法院也有针对比亚迪的类似诉讼。比亚迪回应称未收到正式通知,暂无法评论,而这一纠纷若禁令生效,将严重影响其在巴西的销售及全年海外销售计划,也为车企跨国扩张敲响了专利问题的警钟。
巴西法院裁决,比亚迪面临禁令与罚款
据外媒ipfray和veja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一商业法院近日作出裁决,认定比亚迪侵犯了IP Bridge的两项4G通信技术专利。法院要求比亚迪在收到传票后五天内,立即停止在巴西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使用相关技术,否则将面临每天2万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58万元)的罚款。此外,比亚迪还需在十天内提交销售数据和执行方案,公开受影响车辆的具体数量,并说明技术停用后的整改措施。
多方诉讼缠身,比亚迪回应暂无法置评
不仅在巴西,今年3月,IP Bridge分别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 (UPC) 和德国慕尼黑的法院对比亚迪提起专利诉讼。最初只是损害赔偿投诉,4月增加了永久禁令请求。同时,另一家美国知识产权厂商Sol IP在今年年初也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曼海姆地方法院以及欧洲统一专利法院 (UPC) 海牙地方分庭对比亚迪提起专利诉讼。对此,比亚迪回应称,尚未收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一商业法院通知,因此无法置评。
销量受冲击风险大,全年计划或受影响
数据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在巴西销量8163辆,位于整体品牌榜第9名,同比大增53%。今年1 - 6月,比亚迪在巴西累计销量超过5万辆,已接近于去年全年7.6万辆销量。一旦巴西法院禁令执行,将对比亚迪在巴西的销售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其全年海外销售计划。毕竟,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正处于销量增长的关键时期,若因专利问题导致4G功能禁用,无疑会对产品竞争力和销量产生巨大冲击。
专利运营模式与行业影响
IP Bridge是一家专门从事通信技术专利授权的日本企业,号称全球85%的车企已购买其专利许可,但和比亚迪未达成协议。其靠打专利官司盈利的模式在科技行业并不少见。此次巴西法院依据“存在损害可能性”条款快速裁决,让比亚迪陷入被动。而智能汽车依赖的通信、电池技术专利纠纷正在全球激增,其他车企如特斯拉和大众也面临类似风险,这给所有车企敲响了警钟,专利战可能成为跨国扩张的最大障碍。
比亚迪面临抉择与潜在挑战
比亚迪若想继续在巴西卖车,要么支付专利费和解,要么重新设计车辆去掉4G模块。但修改技术需要时间,可能影响新车上市计划,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巴西市场销量正猛的时候,重新调整供应链难度不小。巴西政府刚推出电动车税收减免政策,比亚迪若因专利问题销量下滑,可能影响政策效果。目前还不清楚比亚迪是否与IP Bridge达成协议,后续如何处理,对巴西市场影响多大,值得关注。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