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持股英特尔后,美国政府暗示将在国防产业领域复制这一“入股模式”,军工巨头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被点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先后表态,而此前入股英特尔的做法已引发诸多争议。
美国政府暗示“入股”军工巨头意向
继持股英特尔后,美国政府暗示将在国防产业领域复制这一做法。据CCTV国际时讯,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称,英特尔公司将大约10%的股份给美国政府“对公司来说是好事”,自己“一下子就为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还表示若再有机会“还会这么做”。发稿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暗示,在英特尔交易后,政府正在考虑在国防等其他行业采取类似的股权投资,他特别提到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称其大部分收入都来自美国政府,“基本上就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延伸部门”。
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情况
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是全球最大军工企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3年的全球军火商百强排名中位居榜首,其军火销售额比第二名雷神公司还高出近50%。根据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美国政府去年占其净销售额约73% 。其最明星的产品当属战斗机F - 35,这款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及先进传感器,引进该战机的国家持续增加。
“入股英特尔”模式的影响与争议
在采访中,卢特尼克反复强调入股英特尔对美国纳税人的好处,认为当美国公司获得政府资助时,政府敦促企业达成更好协议合情合理。然而,英特尔在最新文件中承认,特朗普的美国持股计划带来商业风险,可能影响公司其他股东权益,对国际业务构成潜在威胁。此举还引发保守派人士激烈批评,经济学家Scott Lincicome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最直接的风险是,英特尔的决策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政治而非商业考虑的驱动。”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