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器设备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北京正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以一系列专项政策为高端传感器发展保驾护航,为全国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区域支持。
2021年,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本市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随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以及怀柔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力,多次修订并完善实施细则,从多个维度给予高端传感器产业全方位支持。
在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方面,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携手开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对于高端传感器领域平台型企业开展的揭榜攻关、样机研发等项目,依据项目投入给予最高达3000万元的资金补助,助力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如某专注于MEMS传感器研发的企业,在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高精度MEMS传感器,精度较之前提升了50%,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自动驾驶等高端领域,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产业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载体与平台。北京大力支持特色园区建设,鼓励打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为高端传感器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创业服务机构也能获得政策支持。对新建标准厂房、老旧厂房改造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完善园区硬件设施,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同时,积极提升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加强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建设,支持布局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中试平台项目,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支持 。
为了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北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天使基金,加大股权投资力度。鼓励高端传感器企业利用贷款在京投资产业,给予贴息支持。对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北京市重点任务的重大建设或并购类项目,按不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给予贷款贴息,单个项目年度贴息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当高端传感器总部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等关键节点时,还会给予相应额度的一次性资金奖励,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北京支持高端传感器产业紧缺型人才依据本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办理落户,在全市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落户指标总量范围内,对相关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优化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流程。对于引进人才,本人及配偶在怀柔无房产的,可优先配租人才公租房;符合购买共有产权房条件的,优先保障,优先享受怀柔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全方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
此外,北京还积极完善产业生态,探索高端传感器应用场景赋能与开放,鼓励企业开发交通体系、生态环保、安全应急等智慧城市应用领域通用集成应用系统、模块和平台项目,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建立高端传感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交流平台,集聚法律、财务、咨询、评估等各类专业机构,打造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创业投资品牌 。
北京出台的这一系列专项政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支持体系,从技术研发、产业载体、企业发展、人才吸引到产业生态建设,为高端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仅推动了北京本地高端传感器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为全国仪器设备上下游链条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在全国产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