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前国乒教练吴敬平:中外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存在差异,樊振东从不玩球

   2025-11-02 40
核心提示:2025年11月1日,前国乒教练吴敬平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对比了中外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差异,直言欧洲球员训练靠手感与想象力,而中

2025年11月1日,前国乒教练吴敬平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对比了中外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差异,直言欧洲球员训练靠手感与想象力,而中国球员训练按部就班,玩球或遭批评,还特别提到樊振东从不玩球,这一话题迅速引发关注,同时,相关报道也对中外训练理念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吴敬平对比中外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差异

11月1日,前国乒教练吴敬平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展示欧洲运动员玩球场景,指出欧洲球员训练“靠的是手感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动作自由随性、充满创意。与之相比,他描述中国运动员训练“按部就班”,强调流程化与规范性,中国选手偶尔玩球放松,还常会遭到教练批评或制止。


吴敬平回应樊振东玩球相关疑问

视频发布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留言追问:“当年东玩儿球你是不是说他了?”吴敬平直接回复澄清:“他从不玩球”,明确否认樊振东训练中有玩球行为,侧面体现樊振东训练态度严谨。此外,对于球迷询问即将开始的全运会中樊振东拿到单打4号种子是否是好排位,吴敬平认为非常好,完全没问题。


樊振东高度自律的训练风格

樊振东训练风格高度严谨,完全遵循技术规范,几乎不进行脱离计划的随意尝试。不仅如此,樊振东不打游戏,因为教练说打游戏可能影响手感,假期也严格作息加练。钟教练也曾提到,樊振东看电视只看央五。樊振东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堪称天赋在自律框架下极致绽放的典范。


中外职业乒乓球训练理念差异剖析

在国内,由于从事职业乒乓球的选手众多,大赛机会有限,竞争激烈,出成绩成为主要追求目标,标准化训练理念和体系占据主导,教练团队形成标准思维,严格要求队员固定动作和意识。而在国外很多协会,从事职业乒乓球的选手数量相对较少,很多人只要想打,就能打一辈子,比如莫雷加德,在瑞典除卡尔伯格外,鲜有人能威胁其位置。他们反感标准化流程,更突出个人喜好和个性,像莫雷加德就是典型的手感流选手。这两种训练哲学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