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市场波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韧性持续增强,资产吸引力显著提升。受美国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拖累,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兑美元先跌后涨,多位专家预计人民币汇率未来或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原因分析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相较于年初累计下跌10.8%,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人民币兑美元则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创近七个月新高。截至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298个基点报7.1586,涨幅为0.4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332个基点报7.1656,涨逾1.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805个基点报7.1574,涨幅约2.5%。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
货币当局表态与政策导向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等货币当局官员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颁出更多与外汇领域相关的金融政策。潘功胜表示,将会同中国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朱鹤新强调,在“稳汇率”政策方面,将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 +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继续“坚决防范外部冲击风险”。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在谈及人民币汇率时指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相较一季度例会,表述边际宽松。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预测
从外部看,摩根士丹利全球外汇团队表示,美国政府政策反复无常,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指数可能延续下行走时,人民币汇率或保持温和升值幅度。原因在于政策高度不确定下,美元“避风港地位”有所降低;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对冲需求增加;美国经济放缓幅度大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从内部来看,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称,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为人民币汇率走势提供了较强支撑,跨境资本加速流入增持人民币资产,也对汇率走势形成利好。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稳汇率政策将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较快升值,以维持较为宽松的金融条件,近期美元延续偏弱下跌势头,稳汇率政策适时发力,避免人民币汇率较快升值形成踩踏式升值风险。同时,衍生品市场如RR等指标显示人民币当前汇率预期较为稳固,汇率仍有望延续适度上涨、整体偏稳的趋势。此前,人民币守住7.2关口,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7月3日,人民币中间价为7.1523,升至2024年11月8日以来最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于7月1日一度涨破7.15关口,最高升至7.1486。目前,一些海外金融机构已将人民币兑美元的观点从贬值转为升值,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6年底,美元指数可能跌至8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达到7.05,高盛对人民币兑美元的年终目标为7。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的表现与原因
2025年以来,外部冲击明显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境内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当前,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正逐步流出美元资产,根据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调查,美元去年最受欢迎,今年排名跌至第七位,在去美元化浪潮中,欧元和人民币最受青睐。6月,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5月,潘功胜率团赴意大利米兰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 + 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会议通过在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相关安排,并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5 - 6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西央行、土耳其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6月1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业务正式开通。中国银行发布的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比重接近六成,对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整体带动较为明显。国际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看好,既源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政策支持,也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化与汇率稳定的预期。海外机构认为,中国若抓住战略机遇期,有助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