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上下游链条发展态势向好,协同创新成增长新引擎
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的推动下,设备上下游产业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设备制造业作为“工业之母”,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为各行业提供生产装备,直接支撑制造业升级和产业链完善,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长,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5%,“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设备更新政策激活了各行业对装备的更新需求,在此带动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重点细分行业均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包装专用设备、电站用汽轮机、数控金属成形机床等关键产品产量实现大幅提升。
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汽车产量提升,进而拉动汽车生产线、检测设备等装备需求增长,与之配套的充电桩产量也同步提升,又拓展了充电设施制造装备的市场空间。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为消费电子和家电市场注入活力,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家用洗衣机等产品销量增长,又倒逼上游电子元器件、智能控制设备等装备升级迭代。这种消费端与生产端的良性互动,形成产业链协同增长效应,推动装备制造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增加值。
在“两新”政策推动下,装备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瓶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生产全过程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实施绿色化改造,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装备制造业增长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两新”政策刺激装备需求增长,装备制造企业加大生产,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订单量随之大幅增加,促进了这些行业发展。下游应用行业,如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能源电力业等,因更新设备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对装备的采购能力与应用需求,形成了产业链良性循环。
以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为例,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未来五到十年,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将面临技术创新的巨大挑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绿色环保也将成为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发展的主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注重节能减排,提高产品环保性能。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企业需加强国际市场拓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可通过垂直整合、战略联盟、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等优势。
为促进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支持、优化税收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未来五到十年,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将呈现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绿色环保、国际化发展等趋势。
再看工控系统行业,我国工控系统行业在政策引领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已形成3000亿级市场规模,并保持1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细分市场方面,DCS系统在石化、电力等流程工业领域保持95%以上的高渗透率,SCADA系统受益于新能源并网需求实现40%的云化转型,PLC市场则在小型设备领域实现32%的国产替代率。
从市场格局来看,行业呈现出“外资主导高端、本土崛起中端”的鲜明特征: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占据48%的PLC高端市场,而中控技术、汇川技术等本土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已在DCS、伺服系统等细分领域实现40.4%和28.3%的国产化突破。
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和“新基建”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工控系统行业将加速向自主可控、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持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融合驱动智能化升级、国产化替代加速与全球化布局深化、安全与绿色化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等方面。
在卫星通信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加快推动卫星通信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业内认为,未来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总体而言,设备上下游产业链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推动下,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国际竞争、标准统一等挑战。未来,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突破瓶颈,实现协同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