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产业:智能化浪潮下的升级与变革
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器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创新,一系列新技术的涌现不仅重塑了电器产品的功能与体验,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大步迈进,在国内外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
AI赋能家电,打造智慧生活新范式
在今年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长虹携一系列AI家电产品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示了“AI+”为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行业首款治愈系AI TV追光系列Q10Air成为全场焦点,其搭载的贯穿式漫反射AI光翼技术,配备292颗AI精控MCU芯片,每颗芯片实现120°超广角发光 ,营造出“3D立体全屋氛围光场”,让电视不再只是显示设备,更成为调节情绪、渲染氛围的生活伴侣 。
不仅如此,长虹客餐厅Pro共享空调凭借远投近柔核心技术和黄金比例组合气流专利技术,做到“远风20米,近柔不吹人” ,并通过AI云节能技术,自主学习用户使用习惯,智能调节运行频率,实现节能与舒适的完美平衡 。在厨房,长虹美菱高容全嵌大白鲸冰箱60分钟即可实现AI急速制冰,满足用户对冰爽饮品的即时需求 ,超薄平嵌设计更是契合现代家居美学 。
同样在智能家电领域深耕的海信,依托“海信星海大模型+DeepSeek+专家模型”技术底座,打造出AI空气管家、AI洗护管家和AI美食管家三大垂类智能体 。在AWE 2025期间发布的世俱杯新品阵容中,海信洗衣机棉花糖Ultra全家筒搭载AI洗护管家,能根据语音指令自动解析并生成定制化洗护方案 ;海信空调X7 Pro等产品通过AI空气管家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主动式管理 ,为用户打造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 。
技术融合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智能家电的发展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物联网、5G、边缘计算等技术也为电器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物联网,电器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语音助手等方式远程控制家电,实现智能化场景联动 。5G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让远程实时控制更加流畅,提升用户体验 ;边缘计算则在本地完成数据处理,不仅提高响应速度,还加强了数据隐私保护 。
在制造环节,越来越多的电器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 。人民电器集团浙江公司承担的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传统制造业与‘新基建’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研究及应用——基于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架构的低压断路器柔性生产线系统与工程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成功研发断路器数字化检测技术、多基点精密定位自动装配技术等关键技术 ,并将成果应用于智能工厂,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同时,开发的全尺寸数字孪生车间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以及故障排除,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绿色智能并行,顺应全球发展趋势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化成为电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方面,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能效标准,采用变频技术、环保制冷剂等,降低产品能耗与碳排放 。格力展出的Airy空调搭载自研超高速压缩机,实现10小时持续制热化霜不停机,并通过AI动态节能科技,优化智能算法,使空调全年能效提升15.8% ,在满足用户舒适需求的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另一方面,绿色制造贯穿生产全过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到产品回收利用,都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积极探索产品回收再利用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
在智能化与绿色化的驱动下,中国电器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中国智能家电以绿色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海外采购商 。格力、海尔、创维等企业展示的AI空调、AI电视、智能冰箱等产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实力 ,推动中国电器产业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引领”与“生态赋能”的新阶段 。
中国电器产业在智能化新技术的推动下,正以创新为驱动,朝着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加速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应用,中国电器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人们带来更智能、更健康、更绿色的生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