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工程机械产业:深化供给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07-15 210
核心提示:工程机械产业:深化供给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工程机械产业作

工程机械产业:深化供给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工程机械产业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支撑,正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驱动,工程机械产业正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多维度发力,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创新驱动,攻克关键技术短板

 

技术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也是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国产盾构机主轴承实现自主研制,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背后是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超百家企业在材料、设计、工艺等全链条的持续攻关,彰显我国在高端装备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决心。

 

智能化浪潮下,工程机械加速向智能装备转型。徐工打造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超80万台设备,通过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实现故障预警、远程诊断与智能运维,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50%以上 。在江苏的某大型港口,徐工无人起重机借助5G、AI技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作业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降低40% ,成为智能化赋能工程机械的生动实践。

 

结构优化,构建协同产业生态

 

产业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湖南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5家全球50强企业带动超600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构建起从主机制造到零部件配套、从技术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间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主机与零部件企业标准统一、协同创新,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本地配套率从2019年的16.3%跃升至目前超50% ,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山东济宁依托深厚的产业底蕴,聚焦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打造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基地,通过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实现旧设备“焕新”,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 ,既延伸产业链条,又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转型,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化成为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电动工程机械市场爆发式增长,2024年上半年,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361% ,电动叉车占叉车总销量70.8% 。柳工推出的电动装载机,采用高效锂电池系统,相比传统燃油装载机,能耗降低40%,噪音降低20分贝 ,且零排放,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物流园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景。

 

绿色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首批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发布,涵盖术语、产品技术要求、能耗试验等关键环节,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规范指引,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向有序发展转变,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拓展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实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聚焦国内产业升级,也为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海外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徐工境外收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4.8% ,国际化收入占比44% 。三一重工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建立10个海外研发中心,根据不同区域市场需求,开发适应欧美严苛排放标准、非洲复杂工况的产品 ,今年向巴西交付50台起重机,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服务、品牌全方位出海,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中国智造”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份额,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展望未来,工程机械产业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引领、结构优化为支撑、绿色发展为底色、国际市场为舞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与全球基础设施发展贡献磅礴力量,奏响产业升级的时代强音 。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