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五金上下游企业在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前行之路布满荆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创新人才短缺等挑战如影随形,时刻考验着整个行业的韧性与智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五金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连。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经济增长放缓,给五金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原材料价格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频繁大幅震荡。比如,国际市场上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会因全球经济预期的变化而在短期内出现20% - 30%的价格波动 。这使得五金企业在采购环节难以精准把控成本,增加了生产运营的风险。需求端也同样面临困境,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直接导致建筑、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对五金产品的需求疲软 。在欧美市场,由于经济复苏缓慢,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降低,建筑五金产品的销量同比下滑15% - 20% ,严重影响了五金企业的营收。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是给五金行业的海外拓展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美国不断提高对中国五金产品的关税,最高加征幅度达145% ,使得中国五金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锐减 。许多依赖出口美国的企业订单量骤减50%以上,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 。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但这又增加了15% - 20%的物流成本 。除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效仿,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如设置严苛的产品标准、实施进口配额等,进一步限制了中国五金产品的出口。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统计,2024 - 2025年,中国五金产品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出口额同比下降8% - 10% 。
技术创新是五金行业迈向高端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但目前技术创新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五金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人才供给却严重不足。一方面,行业内高技能工人和研发人才匮乏,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五金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导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这使得企业在开展技术研发、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困难重重,难以突破精密加工、新材料应用(如钛合金、碳纤维在五金产品中的应用)等技术瓶颈 ,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国内五金企业在高端五金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不足30% ,大部分依赖进口。
面对这些挑战,五金上下游企业需凝聚更强合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方面,企业应加强市场监测与分析,建立价格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原材料储备与采购规划 。同时,加大内销市场开拓力度,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企业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 ,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不同市场的高标准需求 。此外,还可借助行业协会力量,积极开展贸易谈判与争端解决 。在人才短缺问题上,企业需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
只有携手共进、积极变革,五金上下游企业才能在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