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智能:紧固件领域的创新先锋,小产品撬动大市场
在工业制造的广阔版图中,紧固件虽小,却扮演着关键角色,是保障各类机械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元件。近期,正山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山智能”)在紧固件领域的一系列突破,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踏入正山智能的二期智能化加工中心,便能感受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数条智能生产线火力全开,机械臂沿着轨道精准作业,工人与自动化设备默契配合,奏响高效生产的乐章。今年以来,正山智能以智能化改造和高端化转型为双引擎,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核心技术与高端市场拓展方面成绩斐然,在高端紧固件制造领域一路疾驰。
据正山智能技术副总经理吴栋滨透露:“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66.7%,成功开拓了多家世界500强的石化新客户,高附加值的3级产品订单量持续攀升。”在全球紧固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下,正山智能逆势上扬,不仅稳固了在石化领域的传统优势,还成功跻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为全年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高强度紧固件作为工业体系中的关键基础件,曾长期依赖进口。以深海作业平台使用的L43高强度紧固件为例,过去单件采购成本高达数千元,成为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 “卡脖子” 难题。去年起,正山智能组建精锐研发团队,向高端紧固件技术高地发起挑战。经过无数次试验与优化,近日,深海高强度螺栓和低空经济高精度螺栓成功通过可靠性验证。这一成果意义重大,不仅打破了进口垄断,更填补了国内乃至亚太地区高强度紧固件市场的空白。
走进正山智能的车间,一条斥资1500万元购置的可控气氛多用炉热处理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它正是为L43高强度紧固件量身打造。吴栋滨介绍道:“传统网带炉加热方式无法满足L43生产需求,这条生产线能精准把控产品质量,实现全程可追溯。” 该生产线投用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夯实了基础。
产品检测认证是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 “硬骨头”。高强度紧固件性能检测环节众多,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却屈指可数。产品研发初期,单单无损探伤项目送检一个产品就要花费500至600元检测费。“每一笔检测费用都是成本压力。” 吴栋滨回忆道。为此,企业知难而进,在原有检测能力基础上开拓新方法、新领域,成功斩获多项检测资质认证,实现每道工序自主检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检测资质,正山智能成功拿下全球油田技术服务巨头斯伦贝谢的订单,成为其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深海项目高强度紧固件的独家供应商。
今年,随着产品订单量激增,如何提升加工效率成为正山智能面临的新课题。企业对智能化及软件系统进行迭代优化,并增设供生产机器人移动的地面轨道,实现生产流程无缝衔接。“以二期螺纹套生产线为例,过去操作20台设备需要6至7人,如今,仅需3人就能操控。” 吴栋滨说,他们还对模块化运营管理平台中的ERP(资源计划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等进行了算法优化,可以根据订单的优先级,动态调整产品生产顺序,实现生产设备 “零喘息” 运转,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
“目前我们厂区所有生产设备都满负荷运转,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全力保障订单按时交付。” 吴栋滨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几个季度,正山智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更强劲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为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能。正山智能的成功,为紧固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我们对中国紧固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