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港股市场迎来显著回暖,“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也有望在港股“会师”,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的需求,也彰显了港股市场对内地龙头企业的吸引力。
蓝思科技敲钟在即,多元融资助力全球化布局
蓝思科技港股上市进展迅速,将于7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本次H股IPO基础发行股数约为2.62亿股,发行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17.38港元至18.18港元,预计募资净额45.9亿港元。其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获得小米、瑞银、橡树资本等诸多知名机构青睐,共认购金额约为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对于引入大客户小米作为基石投资者,蓝思科技管理层称未来会跟小米在多领域展开合作。此次港股IPO后,周群飞仍是蓝思科技最大股份持有人。蓝思科技赴港上市,直接目的是开启多元融资渠道,背后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野心。其计划将募集资金的48%左右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不过,蓝思科技此前融资存在募投项目未如期推进、资金使用变更等情况,此次赴港融资能否盘活募集资金也受到质疑。
立讯精密筹划赴港,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7月2日晚间,立讯精密公告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事项,旨在“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7月4日,立讯精密方面表示,此次筹划港股发行上市,是基于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考量。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助于公司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海外业务拓展等提供资金保障,还能借助港股股权激励工具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精尖人才。立讯精密业务范围覆盖多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与苹果等巨头长期合作,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占总营收8成以上。近年来,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外销业务占据营收近九成,制造基地分布多个国家。赴港上市对其业务助力明显,在汽车电子领域,有助于借助国际资本力量加速海外产能建设等;在通信及数据中心业务方面,有助于深化与客户在数据中心领域核心产品上的技术协同开发。目前,立讯精密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推进工作,细节尚未确定。
歌尔股份分拆子公司,歌尔微赴港把握行业机遇
歌尔股份于去年9月发布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预案,今年1月递交上市申请,3月份备案申请材料获证监会接收。歌尔微最早于2004年作为歌尔股份的业务部门开始MEMS的研发,2017年成立为独立实体承接业务,大部分收入来自传感器。歌尔股份表示,分拆上市有利于歌尔微引入资本市场资源,在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等产品领域内积极投入,把握AI时代的行业机遇,也有利于歌尔股份和歌尔微各自围绕主业,聚焦资源投入,实现高质量的独立、协同发展。
政策市场双驱动,港股上市热潮涌动
除“果链”企业外,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不同领域的行业龙头近期也公开披露赴港融资计划。据华泰证券研报,截至6月30日,2025年已有16家A股半导体/消费电子公司提交港股招股书,数量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这波企业赴港上市热潮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政策方面,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推出多项政策便利;市场方面,港股在经历长期调整后今年回暖,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集资额较去年同期上升7倍,跃居全球首位,为近十年来同期第二高,并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资额。展望下半年,香港IPO旺季预期利好市场气氛将延续,目前递交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超过200家,涵盖不同行业。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