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于次日正式开启全国交付,覆盖58个城市。自6月26日上市以来,小米YU7成绩斐然,同时,小米推出限时改配政策,引发市场关注。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小米YU7交付能力面临考验。
小米YU7交付信息与市场热度
2025年7月5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于7月6日正式开启全国交付,交付范围覆盖58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具体名单尚未公布。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透露,将亲临部分交付现场,延续此前SU7交付时“为车主开车门”的仪式感。小米YU7自6月26日上市以来,凭借25.35万 - 32.99万元的定价和“高性能生态科技SUV”的定位,创下3分钟大定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的惊人纪录。
限时改配政策详情与争议
为满足用户需求,小米推出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的限时改配窗口,允许已锁单用户(非准现车)在标准版、Pro版、Max版之间自由切换配置或版本。但改配后需重新排产,交付周期将延长,例如标准版原预计交付时间为53 - 56周,Max版为33 - 36周。这一政策被部分用户解读为“饥饿营销”,但也体现了小米对个性化需求的重视。
小米YU7产品力与竞争挑战
小米YU7定位中大型纯电SUV,车长近5米,轴距3米,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天际屏、800V高压平台,Max版零百加速仅3.23秒,续航最高835公里。不过,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等对手已占据先机,小米需依靠智能化生态(如UWB超宽带互联)和雷军个人IP拉动持续增长。
交付能力面临的挑战与行业观察
尽管小米SU7曾创下“28天交付5781台”的纪录,但小米YU7的产能爬坡仍是挑战。分析师指出,若无法快速提升交付效率,高锁单量可能反噬用户口碑。此外,竞品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已公开下单YU7,侧面印证其市场关注度。小米YU7的交付标志着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再进一步,但能否复制SU7的成功,取决于产能、服务及用户耐心。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