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爆火AI智能体Manus发展波折,平台账号清空、业务调整引质疑

   2025-07-14 200
核心提示:曾在今年3月爆火的AI智能体产品Manus,近日发展波折不断,其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内容清空,官网显示在所在地区不可用,还传出业

曾在今年3月爆火的AI智能体产品Manus,近日发展波折不断,其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内容清空,官网显示在所在地区不可用,还传出业务裁员及总部迁移等消息,同时,市场对其“套壳”的质疑声也从未间断。


Manus爆火,邀请码被爆炒

今年3月,AI创业公司Monica发布首款AI智能体产品Manus,并将其定义为“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从团队发布的4分钟演示视频可见,Manus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执行能力,如筛选简历、做房产研究、股票分析等。该产品发布后迅速引爆国内AI圈,被一些人视为“下一个DeepSeek”。因当时Manus处于内测阶段,只有获邀请码用户才能体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其邀请码价格一度被炒到高达5万元,甚至有卖家称最贵已被炒至10万元级别。官方曾澄清,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并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深陷“套壳”争议,评价两极分化

市场对Manus的质疑声随之而来,“全靠套壳”“饥饿营销”等言论频出,网络上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开始两极分化。多名业内人士分析,Manus工作原理基于底层AI大模型能力,通过自主任务分解完成整体任务,因Manus团队本身不具备底层大模型能力,可视其为极致的“套壳”产品,是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层创新。不过,Manus团队对于“套壳”质疑态度坦诚,其首席科学家季逸超表示,“极致的套壳就是胜利”。


合作生变,业务调整

3月11日,Manus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致力于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但到了7月,有市场消息指出,对于Manus将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开发中文版一事,Manus一名员工称“不会继续推进”。与此同时,Manus的发展出现诸多变动,其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内容均已清空,官网首页显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此前为“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此外,有消息称Manus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公司目前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为120人左右。今年6月,Manus产品负责人张涛曾公开表示,公司已把总部从中国迁至新加坡。


融资情况

天眼查信息显示,Manus共完成了4轮融资,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腾讯投资、红杉中国等。此外,今年5月,有外媒报道称,Manus背后的公司蝴蝶效应在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领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7500万美元,估值达到5亿美元,不过,这项投资正在接受美国财政部的审查。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