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已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这是重组新规后首单通过审核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此交易将成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证监会批复内容与交易意义
中国船舶(600150.SH)7月18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批复同意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注册申请,有效期为12个月。中国船舶内部人士表示,“实质等于重组完成,后面还有办理登记的柜台业务等”。
项目审核过程与市场支持
该项目是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通过审核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自5月8日受理至注册生效仅用时约两个月,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和产业整合的支持。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相关办法,上交所同步修订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
合并规模与全球地位跃升
此次交易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据估算,根据2024年度财务数据,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将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重组目的与协同效应
本次交易目的之一是整合主要船舶总装业务,规范同业竞争。2019年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后,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大幅减少同业竞争,巩固与突出船海主业。存续公司还将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业绩预增与股价表现
近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中国船舶预计今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在28亿元至31亿元之间,同比增加98.25%至119.49%。中国重工预计今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至18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与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长181.09%至237.30%。截至7月18日收盘,中国船舶(600150.SH)报34.08元/股,涨0.62%,市值1524亿元;中国重工(601989.SH)报4.69元/股,涨0.86%,市值1069亿元。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