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启幕,引领工业新变革
9月23日,以“工业聚能,新质领航”为主题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作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工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家参展商,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预计将迎来超20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再度成为展示全球工业发展最新成果、探讨行业未来趋势的核心舞台。
规模宏大,多元展区尽显工业全产业链布局
本届工博会共设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节能与工业配套、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9大专业展区。各展区特色鲜明,全面覆盖工业全产业链。工业自动化展区汇聚了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国际知名企业,展示了包括先进控制系统、智能传感器、工业网络通信等在内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机器人展区堪称人气焦点,发那科、库卡、埃斯顿等350余家机器人企业带来了各类创新产品,从高精度的工业机器人到灵活协作的人形机器人,从服务型机器人到特种作业机器人,展示了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教育、物流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创新引领,千余项新技术产品首展首发
展会现场,超千项新技术和新展品首展首发,彰显了全球工业创新的澎湃动力。在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区,某知名企业推出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具备超高精度和复杂曲面加工能力,可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对零部件加工的严苛要求,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区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某企业展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协同制造,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高端论坛密集,共探工业发展新路径
同期举办的200余场高端论坛、研讨会和行业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与。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和产业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了全球智能制造的最新理念和成功案例,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峰会”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突破、智能驾驶发展和产业生态构建,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国际交流活跃,促进全球工业合作共赢
本届工博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纷纷携最新技术和产品亮相,展示其在全球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展会吸引了大量来自欧美、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专业采购商和行业代表,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贸易合作和产业对接。在“一带一路”工业合作论坛上,各国代表共同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加强工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全球工业的协同发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拓展市场的平台,也为全球工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共享创新成果的重要契机。在全球工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工博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构建全球工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随着展会的持续进行,更多精彩看点和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