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钢铁行业:以创新驱动,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08-26 150
核心提示:钢铁行业:以创新驱动,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站在转型

钢铁行业:以创新驱动,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过去,钢铁行业多依赖规模扩张与粗放式发展,然而当下,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倒逼钢铁行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应对外部变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智能水平,方能在新的发展浪潮中占据主动。

 

创新驱动,攻克技术难题

 

创新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形势下,钢铁企业必须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一方面,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共同攻克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的瓶颈制约。例如,太钢集团研发出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工业化量产,产品应用于柔性屏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附加值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应围绕市场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开发高强高韧、耐蚀耐磨、节能节材的高端钢材产品,满足新能源、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钢铁行业要始终坚持总量控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基于效益、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的钢铁产量调控政策,杜绝以任何名义新增钢铁产能 。同时,加速淘汰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工艺和设备,鼓励重点区域提高淘汰标准。在产业布局上,引导钢铁冶炼项目向现有生产基地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区域布局,减少物流成本,提升产需地区匹配水平。此外,积极推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打造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增强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绿色转型,践行低碳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的必由之路。钢铁企业要建立健全碳效对标体系,从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层面入手。在源头,积极探索氢基直接还原、富氢熔融还原等非高炉炼铁技术,研发源头生物质减碳技术;在过程中,推动现有高炉开展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在末端,加强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与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的耦合发展,推动钢铁副产物如煤气、高炉矿渣、钢渣等的资源化利用。此外,顺应社会废钢资源增加的趋势,有序发展电炉炼钢,提高电炉炼钢占比,降低碳排放。

 

智能升级,打造智慧钢铁

 

数字化、智能化是钢铁行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流程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 。例如,宝钢梅钢的“智慧高炉系统”融合大数据、AI与冶炼机理,实现了高炉关键指标提前1至3小时预测与反馈,在线运行准确率大于85% 。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在智能物流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原材料和产品的智能仓储、运输和配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加强智能化人才培养,为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加大创新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科研机构要发挥技术优势,为钢铁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只有这样,钢铁行业才能在创新驱动下,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绿色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全球钢铁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为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