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乘势而上,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钢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以绿色转型为底色,以技术革新为引擎,以市场拓展为羽翼,朝着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绿色转型:重塑钢铁行业生态
在全球“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转型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众多钢铁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减碳路径。
氢冶金技术成为行业绿色变革的先锋。河钢集团率先建成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示范工程,用氢气替代煤炭作为还原剂,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约90%,开启了钢铁生产绿色化的新篇章。宝武集团也不甘落后,在新疆、湛江等地布局氢基竖炉项目,计划在2035年实现碳中和,为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在能源利用方面,钢铁企业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鞍钢矿业公司在机关大楼屋顶铺设光伏电池板,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9.16吨;部分钢铁厂还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效减少碳排放与能源成本。
资源循环利用也是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废钢作为可再生钢铁原料,其回收利用受到广泛重视。鞍钢集团构建完善的废钢回收体系,通过先进的分选、加工技术,提高废钢品质,扩大废钢使用比例。据测算,每多用1吨废钢,可减少约1.6吨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推动钢铁行业向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
技术革新是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与钢铁生产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产业效能。
智能制造让钢铁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在生产环节,智能控制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与自动调节。马钢集团的智能化炼钢车间,工人通过远程操控系统就能完成炼钢关键操作,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钢水成分控制精度提升20%,有力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产品质量检测也因智能化技术得到大幅改进。传统人工抽检逐渐被在线检测设备取代,机器视觉、光谱分析等技术能对钢材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化学成分等进行实时检测与分析,一旦发现质量缺陷,系统立即报警并追溯问题根源,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批量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提高产品合格率。
企业管理层面,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高效协同。钢企通过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市场拓展:融入全球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钢铁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优化全球布局,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一方面,钢铁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华菱钢铁收购巴西某钢铁企业部分股权,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拓展南美洲市场,同时与当地供应商、客户紧密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材产品出口比重逐渐增加。中国宝武生产的高端汽车板,凭借优异的强度、成型性和耐腐蚀性,畅销欧美、日韩等汽车制造强国,提升了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此外,钢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钢材与技术服务。在中老铁路建设中,鞍钢集团提供的高强度、耐候性钢材,保障了铁路桥梁、轨道等关键设施的质量与安全,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互联互通。
钢铁行业正以绿色转型、技术革新和市场拓展为有力支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钢铁行业将继续秉持绿色、创新、开放的理念,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材料支撑,为环境保护贡献行业力量,在全球经济与环境的大舞台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