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5日,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会主席克斯京宣布,服役超40年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因维修成本过高已无维修价值,最终处置方案锁定为出售或报废。这艘自2017年便开始维修改造的航母,在维修期间事故频发,其去留问题此前已引发诸多猜测与讨论,如今似乎已有定论,而俄海军未来航母发展方向也再度成为焦点。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命运敲定
当地时间7月25日,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会主席克斯京明确表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已无维修价值。该航母服役已40多年,维修费用极其高昂,最终解决方案只有出售或者报废两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于1985年下水,1991年正式服役。自2017年起,它便停靠在俄北部摩尔曼斯克州的港口,接受全面维修和升级改造,但这期间却事故不断。2018年10月,航母的浮动船坞沉没,致使一台吊车砸中甲板,留下约5米长、4米宽的洞;2019年12月,航母又发生火灾,造成1死12伤,俄媒称焊接作业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航母维修波折不断,退役猜测早有端倪
事实上,对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退役猜测并非近日才有。俄媒此前报道,俄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这艘俄军唯一现役航母。《消息报》7月11日报道称,该航母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暂停。“库兹涅佐夫”号在苏联解体前夕建成交付,因经费紧张,服役期间远航较少,且因舰体保养不足、人员训练缺乏,导致多次发生火灾和事故,唯一一次远洋部署时还有2架舰载机坠海。2017年进坞维修后,不仅遭遇浮船坞沉没致使甲板被砸,2019年和2022年的火灾更是让工期不断拖延。俄乌冲突爆发后,维修经费严重不足,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卫星照片显示其升级维修工作陷入停滞。军事专家杜文龙分析认为,该消息可信度较大,航母老旧且事故频发,实战表现也不佳,如在支援叙利亚行动中,几个月舰载机仅起飞420架次,起降过程中还损毁2架舰载机。此外,《2050年前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将核潜艇、黑海及北极争夺作为核心重点,放弃海上大编队可能性提高,“库兹涅佐夫”号或就此消失。
俄海军未来航母需求引争议
对于俄海军未来是否还需要航母,各方观点不一。俄海军专家认为,未来无需传统型航母,可打造无人机航母或能起降固定翼战斗机的两栖攻击舰。然而,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则分析,俄罗斯海军尤其是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仍需要大型常规动力甚至核动力航母。因为俄罗斯与北约的军事较量持续,海上任务区面临北约作战体系封锁,北约先进航母数量增多,若俄罗斯没有航母破局,在博弈中易陷入被动。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