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发布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彰显了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算力发展凭借结构优化、软硬件能力提升、绿色发展等优势,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算力规模全球领先,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数据局消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基础设施优势明显,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结构也在持续优化,算力分为超算算力、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等类型,其中智能算力是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智算规模突破10000P,有力支撑各类创新主体万亿参数级通用基础大模型一体化训练和推理;今年3月,山东省首个突破E级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项目算力规模达1000P。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32%,有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超40%。
软硬件能力提升,国产算力崛起
我国算力发展底气还源自日益提升的软硬件能力。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带来“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可让芯片集群像一台计算机一样运转,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沐曦公开展示最新研发的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近年来,从芯片、服务器到智算中心等各环节,国产算力软硬件持续突破。上游集成电路产业不断进步,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链条;中游众多国产GPU企业不断涌现,推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国产算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绿色算力发展,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算力发展注重绿色底色。算力中心电力消耗巨大,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超4000亿千瓦时。为此,各地积极推动算力能效提升、向绿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利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04;河北张家口市风光富集、绿电充沛,今年一季度算力企业使用绿电占比超三成;海南在海底构建智算中心集群,以海水作为自然冷源节约电能,每年可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超过900万标准机架,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6,超140个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