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工程基建行业:多元变革,筑梦未来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的工程基建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从政策导向到技术革新,从市场布局到产业协同,各维度的变化都为行业发展勾勒出全新的轮廓。
政策东风劲吹,投资版图扩容
今年,工程基建行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国务院办公厅推行地方专项债“负面清单”管理,除楼堂馆所、形象工程等明确禁止项目外,其余项目基本均可申报专项债资金,极大拓展了基建投资空间。同时,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高速公路、保障房等传统领域,比例上限从25%提升至30% 。北京、上海等十省市及雄安新区试点专项债项目“自审自发”,大幅提高资金审批效率,为基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支持。据统计,截至5月,全国24省市公布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超57万亿,年度投资超9.5万亿 ,新藏铁路、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等超级工程纷纷启动,彰显出国家对基建领域的大力投入与支持。
技术创新引领,建造模式革新
数字技术与基建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建造时代加速到来。在引江补汉工程中,数字化应用贯穿始终。数控钢筋剪切生产线自动运行,数控立式钢筋弯曲中心让钢筋加工从依赖人力转为一人操作,加工精度显著提高。高标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建模和高精度倾斜摄影技术,将地下施工工况直观呈现于虚拟空间;超宽带定位技术人员定位器实现施工人员精准定位与实时反馈;三维激光扫描仪将隧洞信息转化为数字模型,助力施工决策。此外,“江汉先锋号”硬岩掘进机集成多种智能系统,应对复杂地质难题,实现月均进尺225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基建行业的建造模式,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
区域基建升温,发展态势强劲
7月“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我国各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平稳推进,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增长动能强劲。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达44.43%,总工作量环比增长4.44% 。综合开工率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占比颇高。西藏工作量同比增长33.4%,增幅居全国第一,泵车、压路机等设备工作量及开工率持续攀升。路面设备开工率环比增长2.6%,工作量环比增长16.14%,同比增长20.09% ,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表现突出。在各地区细分设备开工率方面,西部地区吊装设备开工率达78.11%,正面吊、汽车起重机、泵车等设备开工率也位居全国第一,充分展现出西部地区基建发展的蓬勃活力。
国际合作深化,海外市场拓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中国路桥承建的刚果(布)黑角港东部码头扩建项目,是该国目前最大的在建港口项目。施工团队克服沥青砂和硬质泥岩混合地层、长周期涌浪海域环境等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如配置专用大直径钻头、构建等效转换模型、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等,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项目还广泛采用中国产材料,为海外项目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也推动了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成为中国基建企业“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2025年工程基建行业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呈现出积极变化。未来,行业需把握机遇,持续创新,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拓展,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筑牢坚实基础,书写更多基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