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2025工程机械设备企业:以“三化”破局,在竞争中锚定高质量发展

   2025-08-23 410
核心提示:2025工程机械设备企业:以“三化”破局,在竞争中锚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基建需求迭代与“双碳”目标深化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设备企

2025工程机械设备企业:以“三化”破局,在竞争中锚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基建需求迭代与“双碳”目标深化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设备企业正以智能化、电动化、国际化为核心路径突破发展瓶颈,即便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仍通过技术创新与精准布局,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一、智能化:以技术赋能破解竞争同质化

 

面对国内主机企业同质化竞争,智能化成为差异化突围的关键。企业将AI、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设备与服务,构建“智能产品+数字服务”的竞争壁垒。

 

- 设备端智能升级:三一重工推出的“智能挖掘机”搭载AI视觉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工况并调整作业参数,土方作业效率提升25%;徐工研发的无人压路机集群,通过5G+北斗定位实现多设备协同施工,人力成本降低60%,已在川藏铁路、雄安新区等项目规模化应用。

- 服务端数字化转型:柳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全国30万台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AI算法预测故障风险,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售后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以服务粘性提升客户留存率。

 

二、电动化:借政策东风抢占蓝海市场

 

在“双碳”政策与环保要求驱动下,电动化成为企业避开传统燃油设备红海竞争、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方向。

 

- 产品矩阵扩容:山河智能2025年推出20余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电动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全品类,其中15吨级电动挖掘机续航达8小时,满足单日作业需求,在市政工程、矿山等场景渗透率突破18%;潍柴动力研发的电动工程机械专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充电1小时可满足60%作业量,解决续航痛点。

- 场景化方案落地:针对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中联重科推出“电动工程机械+换电站”一体化方案,在宁波港部署50台电动集卡与3座换电站,单台车日均作业时长提升至16小时,较燃油车能耗成本降低40%,已成为港口绿色转型的标杆案例。

 

三、国际化:向新兴市场要增长,对冲国内竞争压力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加速“走出去”,以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为突破口,构建全球化竞争优势。

 

- 区域定制化布局:山推针对中亚地区复杂地形,优化推土机的动力系统与耐用性,2025年1-5月中亚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5%;星邦智能为欧洲市场研发符合CE认证的电动高空作业平台,采用轻量化设计与静音技术,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60%,成功打入德国、法国等高端市场。

- 本地化生态构建:徐工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挖掘机、装载机本地化率达70%,同时设立培训中心,培养本土运维人才超2000人;中国龙工在巴西与当地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提供“销售+售后+金融”一站式服务,2025年巴西市场份额预计提升至12%,较2024年增长5个百分点。

 

尽管工程机械设备行业面临国内同质化竞争、国际巨头技术压制等挑战,但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化提效、电动化拓市、国际化增量”的三重策略,正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与全球市场布局深化,企业将进一步突破竞争壁垒,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为全球基建发展提供更高效、更绿色的中国装备方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