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工程机械企业蓬勃发展,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新增长

   2025-09-09 170
核心提示:工程机械企业蓬勃发展,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新增长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态势

工程机械企业蓬勃发展,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新增长

 

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态势迅猛,凭借创新技术与海外市场拓展两大核心驱动力,迎来发展新契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海外市场持续发力,拓展全球版图

 

2025年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海外市场成绩斐然,出口额持续增长,彰显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以三一重工为例,上半年国际营收高达36.9亿美元,占企业总营收比重达60.26% ,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96%、46% ,海外市场已然成为其业绩增长的关键支撑 。中联重科海外营收同样亮眼,上半年海外收入138.15亿元,同比增长14.66% ,占总营收比重55.58% ,在全球市场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 。

 

铁建重工海外业务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5.61亿元,同比激增181.43% 。其盾构机成功应用于雅万高铁延伸段项目,面对复杂地质条件,自主研发的设备一次性顺利穿越地质断层和富水地层,充分展示中国高端装备技术实力 ,也为其开拓海外隧道工程市场树立了“金字招牌” 。山河智能聚焦欧洲高端市场,采用重点突破策略,在德国宝马展上推出欧洲定制版旋挖钻机,凭借精准操控与高舒适性,成功斩获超1亿元订单,打开欧洲市场新局面 。

 

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对不同市场的精准定位与差异化战略 。在东南亚,凭借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与政策利好,三一重工在印尼建成“灯塔工厂” ,2024年东南亚订单占比提升至35% ;山河智能“挖钻铁军”通过定制化属具,占菲律宾矿山设备市场份额的60% 。在非洲,三一设备助力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建设,20余台挖掘机和起重机在高温环境下连续作业,克服复杂地质条件,提前完成大坝基础开挖工程 。

 

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产业链协同优势明显,抱团出海趋势增强 。星邦智能在墨西哥工厂推行“湖南供应链出海”模式,帮助湘钢等多家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 。在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上,湖南建投国贸凭借集团深耕马来西亚工程多年的优势,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大量设备订单,构建起湘企抱团出海新格局 。

 

智能化创新升级,引领行业变革

 

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众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技术 。中联重科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新开发3款人形机器人已投入应用,可自主完成设备巡检、物料搬运等任务,在喷涂等特殊环境中替代人工,大幅提升生产安全性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6.94亿元,上市主机新产品206款 。其中,全球最大混合动力矿卡ZTE520总重达520吨,关键核心零部件均为国产,混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速度调节快、精度高,可节能15% ,填补国际市场空白 。

 

铁建重工研发的全球首台超智能盾构机“京华号”在北京市东六环改造工程中创下月进尺542米的纪录 。该设备搭载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诊断等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中心远程操控,减少了60%的现场操作人员 ,推动隧道施工智能化发展 。

 

太重新品TZAG20型无人叉车同样引人注目 。其结构紧凑,可在狭窄空间灵活运转,搭配360°激光避障与多层安全防护、先进导航系统,安全作业的同时精准行驶,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大负载能力可搬运数吨重货物,运行安全稳定,减少货物损坏风险 ,为叉车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新范例 。

 

三一重工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在智能制造、产品和运营中占据先机 。2025年上半年,持续提升新能源产品覆盖度,总计完成30多款新能源产品上市 ,满足海外市场低碳发展趋势 。

 

国内市场机遇显现,内外协同发展

 

在海外市场与智能化升级取得突破的同时,国内市场也为工程机械企业带来新机遇 。随着国家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实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码,乡村及水利项目不断推进,基建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凸显 。按照8年设备使用寿命周期测算,2025年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更新高峰期 。

 

山东临工2月10日在某港交付20台L965H型装载机,该装载机采用先进技术和优质材料,双泵合流液压、电控行星变速器、磁悬浮离合器及箱式车架设计,提升耐用性和可靠性,契合港口高强度作业需求,降低维保成本 。山推在国内市场同样活跃,百余台装载机批量发往山西、云南等地;多款挖掘机成功交付;与标杆客户合作,交付某电厂SD24 - G型推土机;响应节能减排战略,交付多台纯电动装载机;大吨位装载机交付新疆某能源集团,助力边疆建设 。

 

尽管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贸易壁垒、国际竞争加剧等挑战 。未来,企业需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优化全球市场布局,积极应对挑战,在国内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