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光通信企业在海洋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长飞公司成功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烽火通信实现超高速传输,为跨洲际、跨海洋大容量长距离信号传输提供技术支撑,此前武汉还实现过千公里级单跨距无中继光通信传输,这些突破在安全、经济及未来发展上意义重大,同时武汉企业产业协同形成生态,构建创新链并探索创新模式。
武汉光通信企业技术突破成果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在粤港澳大湾区桂山岛与外伶仃岛之间,成功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建立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海底光网络,为海底光缆“扩容不增粗”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烽火通信联合中国移动、光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单位,基于AI算法实现了在200公里标准单模光纤上254.7Tb/s的超高速传输。去年,中国信科旗下光迅科技联合高校、企业,实现了单跨距1002.75公里无中继光通信传输,打破世界纪录,这是全球首次做到千公里级单跨距传输。
技术突破的战略价值
这些技术突破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安全维度,自主可控能有效规避外部技术断供风险;二是经济维度,以烽火通信的突破为例,业内人士分析,基于AI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延长传输距离,减少中继设备需求,降低网络建设与维护成本,提升了中国方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是未来维度,长飞公司技术应用创造了海缆系统单根多芯光纤的传输容量纪录,将有效解决传统海缆容量不足和运维成本高的痛点,为6G、量子通信等未来场景预留发展空间,确保中国在下一代通信技术竞争中占据先机。
武汉光通信产业生态与创新模式
烽火通信斥资近30亿元打造亚洲最大海洋通信产业园,具备年产1万公里海底光缆、1000个中继器的能力,在光棒——海纤——海缆方面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具备完整海洋网络解决方案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长飞公司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多个维度,于2024年11月完成对海缆制造平台长飞海洋科技的收购,业务向海洋工程延伸。武汉光谷已形成从基础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烽火通信与鹏城实验室携手,长飞公司与中山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攻关,探索“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模式,使技术突破快速转化为产业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优势。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