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人形机器人5年降本百倍,替代苦活累活是早晚的事

   2025-09-26 10
核心提示:2025年9月25日,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行业模式及智能发展等方

2025年9月25日,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行业模式及智能发展等方面发表见解,认为人形机器人前景可期,降本显著,替代人类从事苦活累活只是时间问题。


坚持人形机器人研发的缘由

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解释坚持做“人形”机器人的原因,他表示仿生机器人不仅是机器,更是“一个人”,“你在造的不是设备,而是把人的灵魂做出来”。


众擎机器人的产品进展

赵同阳透露,公司将在今年10月底推出一款身高1.7米、体重65公斤、体格与正常成年男性接近的机器人。今年年初,众擎发布了全球首个能完成前空翻的人形机器人PM01。赵同阳称这一动作旨在验证机器人在极限状态下的运控算法鲁棒性。现场展示了PM01拟人步态行走的视频,该机器人还进行过蒙眼行走实验以测试环境适应性,其自然步态甚至让英伟达科学家Jim Fan怀疑是否是人工合成。


对机器人产业链成本的看法

赵同阳对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持乐观态度,指出中国已能大规模生产85%的核心零部件,连特斯拉大部分零件也来自中国。他提到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快速下降,五年前一台能跑的人形机器人造价四五百万元,如今只需五万元,成本下降了100倍。不过,他认为人形机器人成本不会无限下降,以机械臂售价为例,一台寿命十年的机器人合理售价可能在10至15万元,但使用成本很低,每月约一千多元,从经济角度看,其替代人类从事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只是早晚的问题。


对行业模式的判断

赵同阳直言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一家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环节都做完”。他认为本体、小脑、大脑需要分工协作,众擎专注本体,大模型层面可能需依赖像OpenAI这样的公司。他判断行业可能会出现类似“蔚小理”的格局,未来七八家公司将分别解决不同问题,依靠生态力量做大软件生态,而非一味追逐最后一个铜板,同时强调“差异化才是关键”。


对人形机器人智能发展的观点

在智能层面,赵同阳认为智能是机器人的“灵魂”。他表示机器人不会一开始就非常聪明,会像汽车自动驾驶一样,先经历L1到L3的阶段,逐步从工具走向自主。未来的人形机器人不再需要编程,而是通过视觉模型、VLA、端到端模型的结合,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类似人类的自主能力。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