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岁幼儿小宇在餐厅用餐时被亲属撞翻的热水壶烫伤,事后小宇父母起诉饭店索赔近7万元,法院经审理后驳回其诉请,饭店经营者自愿补偿6000元,原告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这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义务与监护人责任界定的思考。
意外发生:餐厅内幼儿被烫伤
2024年7月,刘女士抱着1岁的小宇(化名)与亲属冯小姐来到某鸡公煲店用餐。店员将热水壶放在餐桌上,刘女士抱着小宇入座后取出手机查看,冯小姐进入座位和餐桌的中间区域后未入座,也未取下左肩上的双肩包,而是站着整理手上物品。随后,冯小姐双手前伸,打算将打包盒放在餐桌中间靠近刘女士的一侧,此时,她的双肩包从左后方向前右方滑落,撞翻了桌上的热水壶,热水泼洒在被刘女士抱着的小宇身上。经送医诊断,小宇为二度烫伤,住院治疗多日。
对簿公堂:各方各执一词
事故发生后,小宇父母以小宇名义将餐饮店及其经营者老王夫妇诉至法院,索赔医药费、家属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等近7万元。小宇父母认为,餐饮店在未作任何口头提醒或设置警示标识的情况下,将热水壶放置于幼童可触及的地方,事后亦未采取有效救助,是导致小宇烫伤的直接原因,侵犯了小宇的健康权,应承担直接侵权责任;且烫伤后小宇皮肤遗留瘢痕,后续可能面临长期抗疤治疗,对其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该餐饮店系家庭经营,老王夫妇作为共同经营者,应对本次事故承担共同责任。若法院认定应由冯小姐承担责任,则他们自愿放弃向其追责。而餐饮店及经营者老王夫妇共同辩称,不同意小宇父母的全部诉请。事发当天,店员已提醒刘女士小心热水,且餐桌和立柱上均张贴有警示标识。店员将水壶放置在桌面中间位置,没有不合理之处。小宇受伤是因冯小姐双肩包滑落撞翻水壶导致,且刘女士也未能留意周边环境及时防范风险,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基于人道主义考虑,餐饮店及经营者老王夫妇愿意共同支付6000元作为补偿款。冯小姐书面述称,同小宇父母意见一致。
法院判决:驳回诉请,补偿照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事发监控视频可见,事故是因冯小姐背包滑落撞翻水壶所致,冯小姐对事故发生具有重大过失。刘女士作为监护人,在选择距离水壶较近的座位落座后即查看手机,疏于对周围环境及孩子安全的合理注意。此外,从多份视频可以看出,事发前餐厅内与案涉餐桌款式相同的餐桌桌面、墙面等位置,均张贴了警示标识。在小宇方未能提供反驳证据的情况下,根据优势证据可以认定餐饮店在经营场所内张贴了相应安全警示标识。即便餐饮店未对刘女士口头提醒且该不作为构成安全保障义务履行中的瑕疵,此种情形下餐饮店只应承担补充责任。小宇父母在明确放弃对冯小姐主张权利的基础上,径行向餐饮店与经营者老王夫妇主张权利,法院不予支持。据此,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请,同时对餐饮店及经营者老王夫妇自愿补偿6000元的行为予以照准。原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