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浙江台州临海市杜桥镇宝龙广场游乐场内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孩童边玩蹦床边喝珍珠奶茶,不幸被珍珠卡住气管窒息身亡。事发后,相关部门介入处理,前两轮调解未取得进展,10月25日将开展第三轮调解。而对于这起事件,家长与涉事方各执一词,律师也对各方责任进行了分析。
事件经过
10月19日下午3时49分,监控画面显示两名孩童在游乐场蹦床上玩耍,其中穿绿色衣服的3岁孩童在蹦床上跳了数下后,于3时51分忽然坐了下来,而后又起身走到后方的网格墙区域,再次坐下。和他一起玩耍的白衣小孩随后急匆匆跑向前方,出了监控画面。数秒之后,白衣小孩重新进入画面,紧跟着一名白衣女子,白衣女子身后,一名黑衣女子也急匆匆跑了进来。白衣女子跑到绿衣孩童身边,隐约可见她抱起孩童进行施救,但很快就抱着绿衣孩童快步走出网格区,监控中能听见女子呼救的声音。最终,该孩童因窒息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调解进展
10月19日事发后的第一时间,辖区派出所已介入处理,乡镇各部门也抽调人员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小组。但因家长情绪起伏,前两轮调解工作暂未取得进展。10月25日上午,据台州临海杜桥镇有关部门消息,将开展第三轮调解。目前家长情绪已趋于稳定,有关部门在调解过程中对家长进行了心理疏导,并表示将积极协调对接,尽快推进解决此事。
各方说法
男童家长通过网络发声维权,质疑涉事奶茶店未履行充分的风险告知义务,发布视频将珍珠奶茶杯子倒置,以证明珍珠材质存在问题,并提出三点指责:奶茶店未提醒珍珠颗粒较大,不宜儿童食用;游乐场未制止携带饮料入场;商场缺乏应急处理预案。涉事奶茶店工作人员称该事件目前正在调解中,且其下单小程序中有明确提示:“饮品内含小料,请勿一口吞饮,三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需监护下饮用”。有知情人士透露,当天家长是通过小程序下单,由同行成年人到店取餐,过程中儿童并未现身。
律师析责
公益律师赵良善分析认为,家长作为监护人应负主要责任,3岁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应当预见让孩子在蹦床时饮用珍珠奶茶的风险,却未加以有效防范。关于奶茶店的责任,赵良善指出,如果其珍珠确实存在粘性过大、颗粒过大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且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则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反之,如果产品符合标准且已进行必要提示,责任则相对较轻。游乐场作为经营场所,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未对携带饮料入场的行为进行有效制止,或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救助措施,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