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改写了人们对鱿鱼起源的认知。研究人员借助先进数字化技术,从日本晚白垩纪岩石中发现大量鱿鱼化石,证实鱿鱼起源于1亿年前,比之前认为的时间更早,且数量和体型远超其已灭绝的亲戚菊石,这一发现重塑了我们对古代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
新技术助力发现大量鱿鱼化石
据该研究,其开发了一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能将嵌入岩石中的所有化石数字化,进而复现出三维形态。研究人员在来自日本晚白垩纪的岩石中,识别出约1000个易碎的头足类动物角质颚化石,其中鱿鱼样本达263个,约40个为此前未被发现的新物种。这些鱿鱼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鱿鱼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
鱿鱼起源时间大幅提前
新发现的化石表明,鱿鱼起源于1亿年前,早于之前认为的约6500万年前。这一发现修正了此前人们对鱿鱼起源时间的认知,对研究鱿鱼的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鱿鱼在古代海洋的优势地位
研究还指出,鱿鱼化石的数量和体型远超菊石。菊石曾被认为是白垩纪最成功的游泳者,而鱿鱼化石的相关发现表明,鱿鱼在约1亿年前首次出现后,便迅速崛起成为古代海洋中最丰富的游泳者及主要捕食者 ,在古代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对海洋生态理解的重塑
这项研究填补了鱿鱼演化历史的空白,重塑了我们对古代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它让我们对古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结构有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古代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