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08-16 1610
核心提示: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为焦点。企业展示的人形机器人虽有进步,但应用仍受限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为焦点。企业展示的人形机器人虽有进步,但应用仍受限,技术瓶颈待突破。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在企业规模、融资及市场前景等方面成绩显著,同时,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也面临诸多技术与发展方向的争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人形机器人展示与困境

本周二(8月12日)闭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企业纷纷展示人形机器人。数千人观看了人形机器人表演递送爆米花、转动手帕、拳击、下棋、展示足球技巧等技艺。尽管这些机器人在设计、灵活性和外观方面有所改进,但在处理和应对周围环境方面存在困难,限制了它们在大多数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应用。目前其商业用途主要局限于展厅、购物中心引导访客,以及工厂的物料分拣和质量检测等重复性任务测试。伯恩斯坦研究所亚洲工业技术部门主管黄杰(音译)表示,人形机器人要完成人类80%的体力工作还需几十年,像物料搬运这类单一任务会被大规模推广应用,而铺床等任务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但这是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

中国机器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许多先进机器人,如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和蜜蜂形飞行器等。为期5天的展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200多家公司参展,带来1500余种产品,首发新品超100款。中国推出首款能跨场景操作的人形机器人凌枢,其“一脑多态”系统可灵活应对不同工业场景。2025年以来,中国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50多个细分领域的应用测试场景。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截至目前,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得益于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大力投资,中国银行计划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人民币专项综合金融支持。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


机器人企业规模与融资情况

中国机器人企业规模增长较快,截至今年8月12日,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95.8万家,接近100万家。2024年注册量为19.32万家,同比增长4.59%;2025年前7个月注册量达15.28万家,同比增长43.81%。从地域分布看,华东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占全国的39.64%。产业链方面,中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超160家,占全球50%以上;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企业逾600家。融资端同样火热,今年1 - 7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数超200起,融资总额超240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总和。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82亿元,占全球的50%以上。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的“非共识”争论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处于行业发展早期,存在诸多“非共识”争论。一是技术路径方面,对于具身智能的未来是RL + VLA还是世界模型存在争议。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仅RL + VLA模型不够,世界模型路线发展可能更快,但视频生成模型训练规模大、GPU消耗高;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表示世界模型是VLA技术的一个路径;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认为应融合多种技术提升机器人泛化性。二是数据与模型的侧重点,王兴兴认为人们对模型关注少,陈建宇强调应更关注模型,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则指出数据依然是重要瓶颈。三是数据类型选择,多数企业偏向真机数据训练,部分企业如银河通用、跨维智能坚持合成数据路线,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王鹤认为合成数据是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的关键,星海图首席科学家赵行则认为真机数据是打破具身智能天花板能力的关键。此外,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方向、软件与硬件的定义关系等话题也处于“非共识”讨论阶段。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