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全球招募!万华化学,布局9大新材料赛道

   2025-06-18 450
核心提示:近期,万华化学发布,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专家人才。从招聘的方向来看,涉及十大领域:包装材料、PVC、ePTFE膜材料、生物制造膜产品

近期,万华化学发布,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专家人才。


从招聘的方向来看,涉及十大领域:包装材料、PVC、ePTFE膜材料、生物制造膜产品、高端光学膜、聚烯烃薄膜、合成生物学、电解槽及电极、锂电池材料。以下简要介绍各赛道情况:


1.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种类较多,万华化学石化系列产品大多为聚烯烃薄膜,包括了:LDPE流延膜系列、食品接触级HDPE、高阻隔材料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高透明膜材COCs(环烯烃共聚物)、茂金属催化m-PE(高强度包装膜)等。


此外,万华化学也推出了PBAT全生物降解包装系列材料,具体包括了热收缩膜 TF2001 NL、缓冲气泡膜TF2001 M04A、缓冲气垫膜TF2003 M04BU、缓冲气柱膜TF2001 M02A。


2. PVC


目前万华化学的PVC产品包括WH700、WH800、WH1000F、WH1000G、WH1300,以及新试产的WH1800,其中最新的WH1800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磨、永久形变小、耐疲劳等一系列性能,主要用于各类橡胶替换领域以及各类软质PVC制品性能改性,如医疗导管、密封条、人造革、耐热电线电缆、防水材料、垫圈等,其生产工艺和配方要求极高,此前属于被卡脖子的材料之一。


PVC的企业众多,国际上包括英力士、三井化学、LG化学、信越化学、西方石油等,国内除万华化学,还有齐鲁石化、中泰化学、北元化工、海湾化学、聚银化工等。


3.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材料


膨体聚四氟乙烯 (ePTFE) 可阻挡液体和固体通过,但气体能自由流通。该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车灯、雨刷电机、电子控制单元的透气栓、车灯凝露控制器、医用组织填充材料、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同时,该材料也是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卡脖子”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万华化学此前在2023年的四川眉山项目曾公开宣称,年产1万吨/年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作为锂电池材料项目的配套。但从PTFE到ePTFE的制备工艺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其中拉伸成型是最核心的技术。


该行业的供应商较少,高端的ePTFE材料仍旧依赖进口,每年需进口千吨级别。目前该市场主要被美国戈尔所主导,该公司也是ePTFE的发明者,其他国际企业包括ZEUS、日东电工、唐纳森等,中国的企业有泛亚微透、苏州美创、昊华科技旗下的晨光院等。


4. 生物制造分离纯化膜材料


分离纯化是生物制造领域成本最高、工艺难度最大的一环,从发酵后混合物中回收目标产物会占到生产成本的50%~80%。分离纯化膜在分离过程中无相变、分离系数较大、可常温操作、能耗低,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万华化学的分离纯化膜产品包括了微滤MF膜、纳滤NF膜、超滤UF膜、反渗透RO膜。目前,万华化学的分离纯化团队仍在继续开发纳滤膜、反渗透膜、中空纤维超滤膜以及吸附树脂等产品。


5. 高端光学膜


高端光学膜包括PVA膜、TAC膜、PET膜、PMMA膜、PC膜等,万华的光学材料/膜产品主要包括:TPU膜(WANTHANE™ OPT系列)、PC膜(WANATE™ PC-OPT系列)、COP/COC膜(WANCOP™ 系列)、PI膜(WANPI™ AL系列、WANFLEX™ C系列)、PMMA膜(WANNATE™ PMMA OL/OD/OH系列)。


光学膜的市场竞争激烈,除万华外,主要国际供应商包括三菱化学、科思创、东丽、可乐丽、帝人等巨头,国内则主要有东材科技、双星新材、南洋科技、合肥乐凯等。


6.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在合成结构复杂的化合物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该系统性平台涉及到基因工程、代谢工程、酶工程、科学计算、高通量自动化,产品开发过程中涉及营养评价、应用评价、活性物开发、毒理评价、配方制剂研发等。


近期,万华化学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糖类等原料生产生物基1,3-丁二醇(Carfil®1,3BG),该原料是来自于非粮,实现了100%天然来源与全生命周期碳循环。除此之外,万华化学还有生物基TPU、聚乳酸、生物基聚醚、生物基乳液、鼠李糖脂、卡波姆等产品,此外,万华正在开发通过发酵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项目,已完成中试,预计未来将具备数十万吨的产能。


7. 电解槽及电极


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方向电解槽,可能是氢能领域。据悉,早在2022年,万华化学与隆基绿能签约,在氢能领域深度合作。近期,万华化学与欧洲的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和施耐德电气签约合作,其中都有涉及氢能产业布局。


电解槽的核心组件是膜电极(MEA),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组成。其中质子交换膜是膜电极的核心,但目前,该膜材料仍旧依赖进口,核心难点在于原材料大规模制备和生产工艺两大方向。原材料方面,其用于合成全氟磺酸树脂的原料,反应条件苛刻且易爆炸,对生产企业要求极高。工艺方面,全氟磺酸均质膜的成膜过程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不适当的操作或者不适当的条件控制可能对膜材料分子链造成损。该膜材料工艺目前被美国和日本企业垄断,包括科慕、戈尔、旭硝子、索尔维、旭化成等,国内则有东岳未来、科润新材、汉丞科技、绿动氢能等。


8. 聚烯烃薄膜


万华化学目前已经有环状聚烯烃COP/COC膜(WANCOP™ 系列)。另外,公司聚烯烃弹性体POE,面向光伏胶膜市场。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已于2024年6月投产,直接供应福斯特、斯威克等头部胶膜企业。2025年上半年,蓬莱二期40万吨POE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采用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技术,预计2025年末总产能将达60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POE单体生产基地。


9.锂电材料


目前,万华化学已经布局了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高压实NFPP钠电正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钠电硬碳负极材料、高性能负极粘合剂和水性粘合剂,以及NMP、1,4-丁内酯等关键辅材。电池材料应用方面,万华合资企业烟台力华电源科技在建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


不久前,万华化学推出了新一代高压实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这款产品压实密度≥2.7g/cm³,形成了四代和五代磷酸铁锂产品,接近三元锂210-230Wh/kg能量密度,系统能量密度突破250Wh/kg。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计划2026年6月投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


整体投资战略方面,2025年公司计划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总额294.3亿元,其中主要项目计划投资252.4亿元。重点建设MDI扩能一体化配套项目,加快自主研发的绿色功能添加剂、香兰素、营养品等一系列营养科技产品的工业化建设,持续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加快磷酸铁锂、PVDF等一系列电池材料等项目建设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