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过度依赖AI助手或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5-07-11 160
核心提示:2025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的一项研究引发关注,该研究表明,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助手可能会削

2025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的一项研究引发关注,该研究表明,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助手可能会削弱人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用AI助手完成论文的学生大脑活跃度明显降低,这一趋势为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发了对青少年学业及认知发展的担忧。



研究发现:依赖AI助手削弱思维能力

今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研究成果,指出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助手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脑电图显示,使用AI助手完成论文的学生,其大脑活跃度显著低于通过搜索引擎或自主思考完成任务的参与者。研究还发现,AI助手使用者在神经反应、语言表达和行为表现上均呈现弱势,具体表现为神经连接减少、记忆检索能力降低。


广泛关注:为AI教育应用敲响警钟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7月5日报道,该研究揭示的趋势已引发广泛关注。《时代》周刊在6月23日的报道中强调,过度依赖AI助手可能阻碍青少年的学业和认知发展,包括学习积极性、抗压能力和社交技能在内的关键心理素质或受冲击。


深入研究:大脑运作方式因AI改变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的《你的大脑与ChatGPT》研究报告长达200页,提出“认知负债”概念,指因过度依赖AI而削弱思维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状态。研究将5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LLM组)使用OpenAI的GPT-4o模型完成写作任务;第二组(搜索组)借助传统搜索引擎;第三组(纯脑组)独立完成写作。在四个月里,参与者完成三场针对真实SAT考题的20分钟论文写作,研究人员运用脑电图(EEG)技术追踪大脑活动变化,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分析论文文本特征,并通过访谈、人类教师评分以及AI评分进行多元评估。结果显示,使用AI工具的学生大脑活动明显较弱,“大脑独立组”神经连接最为强烈且分布广泛,使用搜索引擎的学生脑部活动居中,使用ChatGPT的学生神经活跃度最低,且AI组神经连接在前三轮写作中持续下降。


更多结论:思维与记忆受负面影响

研究还得出,一旦早期依赖AI,大脑很难找回原本活跃程度,首次接触ChatGPT的学生脑电活动反而激增。自然语言分析表明,AI组文章结构和语气更统一,思路重复性高,语言风格刻板,频繁使用第三人称描述,缺乏个性表达。访谈结果显示,超八成AI组学生写作后无法准确回忆刚写下的句子。老师将AI组文章评价为“套路化”和“空洞”,缺乏思想重量。AI组面对熟悉主题时,思维高度集中于同一套观点,缺乏深入分析或批判性思维,更愿意接受AI提供的框架。研究者警告,过度依赖语言模型不仅降低思考能力,还可能削弱判断力、加剧认知偏差,甚至形成“思想外包”思维习惯,长期发展将使人难以构建独立原创思想体系。


研究限制:多方面有待完善

该研究也强调了当前实验存在多个限制。样本量较小,仅54人参与,第四轮交叉实验更仅18人。且只使用了OpenAI的ChatGPT,未涵盖其他语言模型。研究任务未细分为构思、起草与修改等阶段,脑电图无法精准定位大脑深层结构活动。实验写作时间限定为20分钟,AI组操作工具导致构思与撰写时间少于脑力组。不同组别选题动机有差异,AI组更看重兴趣,搜索组在兴趣与熟悉度间权衡,脑力组倾向选做过的题材。研究还未深入探讨AI不同使用方式是否同样产生“认知负债”。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