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军团表现亮眼

   2025-08-20 70
核心提示:2025年8月14 - 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盛大举行,这场盛会吸引了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携500余台机器人同

2025年8月14 - 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盛大举行,这场盛会吸引了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携500余台机器人同场竞技,共设26个赛项。中国军团成绩斐然,不仅包揽90%以上金牌,还在多项赛事中打破世界纪录。此外,赛事创新设置场景赛,为机器人产业化提供方向,闭幕式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的成立更是意义重大,北京也将在2026年8月举办第二届运动会。


赛场角逐:中国军团技术突围,多项夺冠并破世界纪录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中国团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宇树H1凭借自研360N·m高爆发力矩电机和碳纤维轻量化结构,以6分34秒夺得1500米冠军,相当于人类长跑的“四分配速”,逼近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4分10秒),其400米项目同样夺冠,标志着中国在关节电机、电池管理等核心硬件取得突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机器人以21.50秒斩获100米冠军,是全场唯一全程无遥控的自主导航选手,其搭载的“具身世界模型”和72B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每秒550万亿次运算的环境感知,为工业场景落地奠定基础。星动L7以95.64cm的跳高成绩打破纪录,依赖55个关节模组协同控制和端到端强化学习算法;智元远征A2则率队演绎《秦俑魂》群舞,通过群体协同算法完成九机同步避障,展现出物流分拣、服务导览的应用潜力。最终,中国团队包揽90%以上金牌,颠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共诞生26项世界纪录。


场景赛探索:首创场景赛项,揭示商业化路径

本届运动会首创工厂、医院、酒店等场景赛项,将竞技转化为产业落地的压力测试。在工业场景的物料搬运赛中,广东领益智造战队操控机器人将直径8mm的长杆精准插入10mm孔洞(误差≤2mm),并在汽车零部件分拣中实现多物体抓取决策,直击精密制造痛点。医药拆药分装赛里,机器人克服药板反光干扰,实现“整板药片一键剥离”;酒店清洁项目要求识别随机分布的纸团、水瓶并规划路径,这些曾被视为“十年难题”的任务,如今已进入商业化实训阶段。优必选Walker S系列进驻比亚迪、富士康工厂;乐聚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第100台人形机械臂,中国正以场景开放性反哺技术迭代。


中国领跑原因:完整产业链与跨界融合助力发展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能够领跑,得益于自身的优势。“人形机器人40%-50%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40%依赖3C电子积累,”速腾聚创CEO邱纯潮指出,中国凭借全球最完整的制造生态,实现从电机、传感器到控制系统的本地化高效配套。广汽、小米等20余家车企入局机器人研发,将激光雷达、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果链”企业如领益智造的转型,解决了高精度结构件量产难题。同时,数据驱动算法飞跃,星动L7通过数百万次虚拟训练掌握跳高动作,天工机器人启动“千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为算法提供支持,相比之下,特斯拉等海外企业受限于应用场景单一,进展缓慢。


挑战与未来:产业爆发窗口打开,仍面临瓶颈

尽管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显著,但赛场仍暴露出能耗与续航、环境适应性、成本控制三大瓶颈。宇树H1的1500米狂奔耗电达15%,远超人类代谢效率;足球赛中多台机器人因地面反光误判路线,需人工干预;一台参赛机器人均价50万元,制约规模化应用。然而,产业爆发窗口正在打开,北京市经信局梁洪郡预言“五年内家庭机器人将落地”,而工厂场景已进入“实训期”。


联合会成立与展望:推动技术与标准发展,赛事持续举办

闭幕式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该联合会旨在打造全球顶尖人形机器人赛事品牌,制定涵盖多样化竞技、表演和应用场景项目的标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能力、智能协作及场景化应用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同时在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安全规范和竞赛规则等方面形成行业标准。赛事主办方还宣布,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6年8月再次在北京举办,北京将持续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交流、竞技与进步提供平台。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