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华为董事陶景文:国产算力基本解决美国卡脖子问题,中国大模型竞争力不输美国

   2025-08-29 20
核心提示:在第四届828 B2B企业节开幕式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以华为为龙头的硬件公司已基本解决美国在算力上的卡脖子

在第四届828 B2B企业节开幕式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以华为为龙头的硬件公司已基本解决美国在算力上的卡脖子问题,中国大模型竞争力已不输美国。同时,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华为云战略及架构调整等方面,陶景文发表了重要观点,引发行业关注。


国产算力与大模型发展成果

陶景文在开幕式上明确表示,“像以华为为龙头的硬件公司,在算力上应该已经能基本解决美国对中国的卡脖子问题,中国还有一批像DeepSeek这样的优秀大模型公司,我们的大模型竞争力已经不输于美国。”一直以来,美国在算力领域的卡脖子策略给中国科技产业带来巨大压力,而华为在算力领域的技术突破,如昇腾系列产品及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等成果,为国产算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国内众多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等各环节共同努力,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持,共同推动国产算力发展。


人工智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思考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转化为生产力,陶景文认为,人工智能既是工具的革命,也是革命的工具,要成为企业新生产力工具离不开场景驱动。他坦言,“现在我们看到,业界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逐步回到理性思考:人工智能到底给社会、企业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我们搞人工智能是为了裁员,那谁还去搞人工智能?所以我们要想的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让10多万人研发人员有更好的产出。”


华为云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陶景文称,华为希望把华为云打造成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黑土地”,“我们把数据工程、模型工程和工具链都做好,给大家创造一个可以专心把人工智能应用做得快、做得好的平台。”尽管华为云2024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在中国大陆云服务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面对市场需求从“上云”向“上AI”的转变,华为云通过调整组织架构,聚焦3 + 2 + 1业务,将更多资源投入到AI产业和算力产业上,以实现开源节流,尽快扭转亏损局面。


华为云架构调整背后的考量

此前,华为云卷入舆论风波,市场曝出其内部组织架构大幅度调整。华为集团层面虽未公开回应,但接近华为云的知情人士证实了此事,并表示此次研发组织调整的目的是通过软硬协同、架构创新,持续为客户打造更领先、更有价值的云服务,同时加大对AI和算力产业投入。行业分析人士称,此次调整是为让华为云战略与华为集团核心计算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华为云在AI领域的技术进展

在本次828 B2B企业节上,华为云宣布其Tokens服务全面接入CloudMatrix384超节点,通过xDeepServe架构创新,将MoE大模型拆分成可独立伸缩的微模块并分派到不同NPU上同步处理任务,经不断调优,实现超节点单卡吞吐大幅提升。目前,华为云MaaS服务已支持DeepSeek、Kimi、Qwen等主流大模型及versatile、Dify等主流Agent平台。


华为构建自主生态系统的愿景

陶景文在发言中表示,“华为打造了完全不依赖美国的生态系统,从算力、数据库到工具链,包括上个月完全开源的CANN生态工具链,希望能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做一点贡献。”华为云上的ModelArts、DataArts及MindIE等工具,助力企业实现模型训练、推理及应用。他还认为,中国拥有丰富实体经济和业务场景,以及完整数据积累,在人工智能应用上有超越美国的潜力。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