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即将发射的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3号发表评论,认为其性能有望超越猎鹰9号。历经10年研发,朱雀3号已完成多项关键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若首飞成功,中国将首次拥有与猎鹰9等量级的商业复用火箭。这一评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两款火箭在技术、性能等方面的差异也成为焦点。
马斯克点评朱雀3号
10月23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即将发射的朱雀3号,称其在猎鹰9号架构中融入了星舰的元素,如使用不锈钢和液氧甲烷燃料,这将使其性能超越猎鹰9号。不过,马斯克也指出星舰完全是另一个级别的存在。
朱雀3号的研发历程与现状
朱雀3号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打造,历经10年研发和实验。目前,它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一旦首飞成功,有望打破SpaceX在可回收火箭上的一家独大局面。
朱雀3号的性能参数
朱雀3号高度66.1米,箭体直径4.5米,使用蓝箭自主研发的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9台并联,设计可重复使用次数20次,在可回收情况下的低轨运载能力为18.3吨。它还采用了SpaceX在星舰中才采用的不锈钢结构,以满足更低成本、耐高温、多次返回使用的需求;燃料上采用液氧甲烷动力,更环保、易获取,适合高频次发射。其目标是将每公斤的入轨成本打到20000元以内,实现与猎鹰9号相当的发射成本。
朱雀3号与猎鹰9号的对比
动力系统方面,朱雀3号搭载9台天鹊-12B液氧甲烷发动机,甲烷燃烧后无污染、价格低廉,不易产生积碳,回收后理论上24小时就能完成复飞检查;猎鹰9号搭载9台“梅林-1D”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成熟,但回收后去焦工作耗时。箭体设计上,朱雀3号大量采用不锈钢,材料成本不到猎鹰9号铝锂合金的三分之一。不过,液氧甲烷在密度比冲上落后液氧煤油,且不锈钢箭体自重更大,导致朱雀3号发射相同载荷需更多燃料。但综合其他成本,一旦成功,朱雀3号仍能实现比猎鹰9号更低的发射成本。在起飞推力上,朱雀3号为900吨,高于猎鹰9号的776吨,成为我国现役推力最大的“光杆构型”火箭。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