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瑞信证券已完成股权变动工商变更登记,方正证券不再持有其股权,瑞信证券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此次股权变更源于瑞信并入瑞银后需解决“一参一控”问题,北京国资最终入主。瑞信证券股权结构与名称历经多次变化,如今变身北京证券,未来走向及北京国资旗下券商整合态势备受关注。
方正证券完成股权出售,瑞信证券更名尘埃落定
7月23日,方正证券发布《关于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的进展公告》,表示2024年6月24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同意向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售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并于2025年7月21日签署补充协议。同日,瑞信证券办理完成上述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过,目前瑞信证券官网仍显示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瑞信证券股权变动缘由:瑞信并入瑞银,“一参一控”政策推动
瑞信证券是由Credit Suisse AG与方正证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2008年10月24日正式设立,原称“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设立之初,瑞信持股33.3%,方正证券持股66.7%。2020年6月,瑞信完成增资,持股比例达51%,成为控股股东。2021年6月,公司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2022年9月,方正证券拟向瑞信转让49%股权,使瑞信持有100%股权,但2023年6月,瑞信并入瑞银集团。因“一参一控”规定,一家机构不能同时控股两张证券业务牌照,瑞银需解决控股瑞银证券和瑞信证券的股权问题。2024年6月24日,瑞银、方正证券与北京国资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出售瑞信证券共85.01%股权。
北京国资入主,参股券商数量增加
根据三方协议,瑞银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所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对价为91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5亿元);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对价为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5亿元)。股权转让完成后,北京国资公司合计持有瑞信证券85.01%股权,接替瑞银成为新任大股东。至此,北京国资参股的券商增至5家,分别是中信建投、首创证券、第一创业、恒泰证券以及北京证券。
瑞信证券经营业绩不佳,北京证券未来充满变数
受制于资本金规模较小、股权融资市场遇冷等原因,瑞信证券近年来经营业绩欠佳。其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684.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3.81%。其中投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540.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1.91%;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36.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62%;利息净收入1972.4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481.79万元,2024年净亏损为1.62亿元。对于收购瑞信证券股权,北京国资公司曾提及,这是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在北京证券挂牌后,北京国资体系方面券商是否会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东风进行整合,成为行业一大看点。过往也有类似券商在股权转让、经营整合后重焕生机,如指南针收购网信证券并更名麦高证券后,2025年上半年麦高证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大幅增长。瑞信证券更名北京证券后,未来变化值得期待。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