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接受专访:大部分AI产品5 - 10年内或消失,中国AI应聚焦应用探索

   2025-07-29 00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就AI发展趋势、中国AI产业前景等话题发表了一系列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就AI发展趋势、中国AI产业前景等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犀利观点。他指出,多数当下的AI技术、服务与产品难以长久,中国AI发展应把握关键方向,同时对硅谷的人才争夺现象提出独到见解。


王坚对AI技术的理论认知

王坚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较早接触AI技术。他不认可业内从AI到AGI再到ASI的所谓演化路径,认为三者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他还提到,AI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习惯,算力提升如同交通工具变革,会彻底改变人们规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对当下AI技术与产品的看法

王坚认为,当下大部分AI技术、服务与产品“并未触及技术本质”,ChatGPT发布后涌现的种种新事物,大部分可能都撑不过5 - 10年。他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关于AI的技术和产品众多,但多数终将被淘汰,例如在具身智能趋势下,机器人虽需AI成果,但依然是不同领域。不过,这一探索过程并非坏事,能帮助人们探索AI领域的可能性。


中国AI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王坚强调,中国AI技术的进步由DeepSeek、阿里巴巴、月之暗面等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他将AI竞赛比作马拉松,认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企业尚未建立真正壁垒,新玩家仍有机会。目前中国在底层模型上与国际差距不大,下一步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应用的探索上。


对硅谷AI人才争夺战的评论

结合阿里云创立历程,王坚认为云计算有望在未来50 - 100年内保持繁荣。同时,对于当下meta等企业掀起的硅谷AI人才争夺战,他提到阿里云CTO、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是阿里15年前招聘并培养至今的,指出对于仍处在早期阶段的AI技术,盲目的人才争夺并非“制胜法宝”,关键是要找到有创新潜力的合适人才。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