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9月10日秋季新品发布会前夕,富士康郑州港区作为苹果全球最大组装厂,正处于iPhone 17系列产品量产爬坡的关键阶段。随着投产规模不断扩大,厂区对人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近20万名工人两班倒赶工,同时,返费工、小时工等临时工群体成为生产主力,返费金额的波动也反映出用工需求的变化。此外,厂区的生产节奏、人力管理策略以及苹果产业链的协同生产情况,都备受关注。
iPhone 17量产爬坡,人力需求大增
目前,富士康郑州港区正处于iPhone 17系列产品量产爬坡期,投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得厂区对人力的需求持续上升。除返费工外,小时工成为另一类重要临时用工。9月5日,近2000名派遣工在分发现场等待。在生产车间,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进行拧螺丝、贴膜、组装零件等工作,成型的iPhone 17经传送带输送至包装车间,装入印有苹果logo的白色包装盒。据李益回忆,厂区最多的时候能有40万人,“那时苹果更火,也主要是富士康在做。现在订单分散,不止富士康一家了”。港区人力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最近)每天几千人进来,量太大了”。
返费工与小时工,灵活应对用工需求
临时工群体中,“返费工”是主力之一。返费工指干满规定期限可额外领取一笔“返费”的临时工,加上常规工资,三个月内通常能攒下两万多元。返费价格与用工需求直接挂钩,如今年8月份返费最高9800元,高价时一天能进几万人,连着一个礼拜没停过。6月底返费4800元,三天后涨到5000元;7月下旬突破8000元;8月最高点喊到9800元,8月底一度回落到7300元;9月初又迅速回升突破9000元。除返费工外,小时工以小时计费,每干满一个月分两次发工资,分别是同工同酬薪资(底薪2100元、加班费、夜班补贴)和差价补贴。因派遣工流动性强,厂区每日都有员工离开,需高频招工补缺口。
三类员工划分,匹配生产节奏
为应对用工波动,富士康将员工分为三类。除上述小时工、返费工外,正式工底薪2100元,没有返费,但有五险一金、入职激励奖金、推荐奖金、加班费等。一位在富士康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称,派遣工工期通常两三个月,刚好覆盖苹果新品产量爬坡关键时期,产量目标完成,订单需求趋稳后,厂区便会陆续缩减产线。
生产节奏紧张,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大
在生产端,富士康郑州港区iPhone 17系列处于量产爬坡阶段,整体产线开动率达八到九成,主体产能已完全转向iPhone 17系列,iPhone 16 soon会进入EOP阶段,郑州产区这一两周内就会停止该机型生产。线长黄运鹏负责手机零部件物料管理,一台手机至少需两三百颗零部件,他要按产能计划接收和分配物料。苹果新机量产有前置验证环节,5月深圳厂区率先组装出第一批iPhone 17系列产品,郑州试产产品检测合格后进入“物料批量验证”环节,零部件供应稳定、质量达标才进入量产。郑州港区产能扩张采取“逐步推进”模式,7月起陆续开启新生产楼层,预计9月底或10月初全面开启。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大,如8月中旬入职的返费工老金,主要做贴泡棉工序,工作枯燥且强度超出预期,加班成常态,“工作日加班费是平时的1.5倍,周末2倍,组里工友基本都选择加班”,但他觉得坚持不到拿返费。富士康集团主管也表示从8月起厂区加班强度陡然提升,“加班到飞起”,去年没这么忙,后续生产节奏要看新品发布后的市场情况。
苹果产业链协同赶工
不仅富士康,苹果产业链上的其他厂商也在同步加速生产。领益智造在东莞的工厂工价高于周边同类工厂,且提供食宿,目前产能与工时已全面拉满,全力生产苹果新机相关零部件,其在散热、电池、快充等环节均有布局,能提供石墨膜、VC均热板、导热垫片、电池钢壳和高功率充电器等产品。另有产业链人士透露,苹果2025年全年备货量在1亿台左右,后续会根据市场表现调整。此次发布的iPhone 17 Pro系列中,橙色、蓝色、银白色三款配色机型均在富士康郑州港区生产,且因今年钛产品少,生产更顺畅,钛良品率低。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